社教館館長沈坤佑表示,該館長久以來積極運用在地社區特色及資源,規劃多元親子活動,致力平衡各區教育資源,現在更結合公益信託巴巴慈善基金、財團法人張添永慈善基金會、南六企業及正忠排骨飯等熱心企業贊助經費,並整合所屬的11個社教站志工人力,把活動更深入本市各社區,不論是美食、手工藝、親子闖關、漆彈體驗…等活動,場場都獲當地親子的熱烈迴響。
該日活動亦和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合作,由楠梓社教站召集人潘昭佑就「大手牽小手,進化新子職,打造心關係」主題宣導親職教育。而打包帶編織~包粽轉好運」活動指導老師是擁有豐富手工藝教學經驗的林惠棻老師蒞臨指導,林老師向親子們介紹主要材料是日常生活常見的「打包帶」,也稱為「珍珠帶」,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打包的一種材質,利用打包帶綑綁物品以方便收納或搬運,因為打包帶的可塑性高,打包帶經過設計及編織的手藝,能在生活中帶給大家一種特別有趣的新視野,增添生活樂趣,尤其結合繽紛的色彩更提高創意的發揮。
利用打包帶編織成可愛繽紛亮眼的美麗粽子和轉好運吊飾,既有型又好看,雖然成形前的編織交錯稍有難度,但經由林惠棻老師細心解說,現場志工從旁協助,讓大小朋友與家長更快進入狀況。尤其粽子造型已經不再專屬端午節的特徵了,因為粽子另一個含義就是「粽情粽義」,或祝福學生考試順利過關的「包粽」,在過年大家團圓的時候也可以代表一家人和樂融融,完成的作品送禮自用兩相宜。
活動中,唸幼兒園中班的林小弟和爸爸同心協力完成作品,掌握到訣竅後完成速度超快。劉恩慈小朋友和媽媽一同參加,喜歡動手做的她,開心完成自己的「轉好運」鑰匙圈和粽子中國結吊飾。蔡子萱也是由媽媽陪同參加,她覺得和媽媽一起動手學打包帶編織,好玩又有趣,雖然剛開始有點困難,但經過媽媽從旁協助,了解每條打包帶的縱橫走向,就輕鬆容易多了,她相當開心學到一項編織技能。
主辦單位社教館表示,藉由「打包帶編織~包粽轉好運」活動,讓小朋友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東西,只要能發揮不同的創意觀念與想法,看似平凡的東西也可以變得很特別,「善用小巧思,創意無限大」,此次活動讓小朋友發揮巧手,從實作中學習,更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現場親子們在活動中享受編織的樂趣,經過靈巧雙手,創作五彩繽紛的作品,亦可訓練小朋友手、眼、腦協調一致的功能,讓每位親子共度DIY的歡樂時光。(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