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23年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中央社/ 2023.03.18 15:3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318 15:37:58)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8)日上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文化部長史哲、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長賴俊兆、監察委員田秋堇、人權運動者田孟淑、臺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中統、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理事長吳建東、臺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王文宏、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及蔡焜霖、陳欽生前輩等約160位政治受難者及家屬一同出席。

人權會主委陳菊致詞表示,代表總統及國家人權委員會首度參與《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通過後的追思紀念會,意義非凡。看見追思會中前輩們垂垂老矣,更深刻體會到關懷永遠不夠、生命損失的痛苦永遠無法補償,感念前輩們以生命、為家屬們的犧牲奉獻,今日臺灣社會才享有多元、民主、寬容、擁抱的價值。

陳菊特別推薦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回憶錄及《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兩書,尤其《無法送達的遺書》裡可以感同身受前輩們被槍決的前夕,在匆促之間留下辛酸、迫切的心情,以及不知如何訴說的愛,受難者的遺書經過60多年,才在國家檔案中尋獲,終於送達家屬手中。期盼藉由將書致贈學校圖書館,讓不同世代的年輕人理解臺灣的民主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由無數政治受難者的犧牲奉獻而來。陳菊相信,在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陳建仁帶領下,政府會以最快的效率協助前輩們回復權利和名譽,我們「必須向無數正在看著臺灣民主發展的前輩致敬,期待讓他們看到臺灣的自由民主及對人權的保障,迎來真正的社會公平與正義」。

文化部長史哲致詞時表示,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每年於清明前夕辦理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今天不是一個有特定名稱的日子,也不是特定的日期,但今天卻是最重要的日子,也是一個我們不能遺忘的日子。雖然沒有特定的名稱,但是背後卻是太多無名英雄的紀念日」。史哲提到,自己上任後隨即來到國家人權博物館,提醒人權博物館在紀念傷痛歷史,以及這一代享有因前輩犧牲而換來自由的同時,更應注意這個歷史在臺灣社會不能被框限在過去、在上一代,記取教訓也不應侷限為某一群人、某一黨派的工作,「威權的反思、反省必須在當下,守住臺灣,如此悲劇才不致重演」。

史哲強調,文化部及國家人權博物館除加速各項記錄、保存的工作,也會透過各種形式、影像、推廣等,將這段臺灣不應該發生但已經歷的過程,讓社會及下一代能夠更加理解、體認及記取,「這是我們對於所有過去前輩的不幸及其破碎的家庭,最重要的責任與工作」。

追思紀念會邀請政治受難者第三代李欣怡,向與會者分享尋找消失家人的心路歷程。身為遭受槍決的受難者李順法孫女,近幾年李欣怡傾聽家族長輩記憶、也一字一句閱讀李順法的檔案及家書,逐漸理解家族的遭遇。在李欣怡心裡,李順法不再只是陌生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家人,從而有十足勇氣分享和紀念這段歷史記憶。經由母親口中得知祖父是政治受難者的事實,李欣怡感受到長輩們都盼望一個訴說的契機,他走訪家族老屋、刑場、景美看守所等不義遺址,渴望理解家族成員承擔無數悲哀,卻又閉口不談的痛苦。李欣怡分享李順法家書充滿了光明的態度及對家人愛的關懷,而檔案中遭到查扣的數十張唱片,使其想像白色恐怖降臨之前,家中充滿了美妙而自由的歌聲。

李欣怡認為,少數人擁有決定他人的生死的權力,就是威權統治的本質。盼望白色恐怖歷史能納入學校教育,也希望政府盡量向家屬開放政治檔案,提供家屬追尋過往的蛛絲馬跡,更期許文化部人權館替每位政治受難者種下時空膠囊,將故事代代傳承,前輩們的犧牲奉獻才具有價值。

追思紀念會亦邀請艾文音樂工作室演出前輩們耳熟能詳、充滿生命記憶的歌謠,受難者家屬吳文慧及李欣怡應邀共演,以及受難者蔡焜霖及陳欽生前輩合唱〈千風之歌〉追悼已逝者。會後貴賓們人手一支象徵人權與自由的鐵砲百合,繞行人權紀念碑,以百合的清香為銘刻於紀念碑上的受難者前輩祈福,並獻上百合,祈願受難者前輩安息、家屬平安。

人權館「2023年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以肅穆的儀式緬懷犧牲者同時,亦向前輩們致敬,表達對歷史、生命與人權的尊重,期望臺灣社會記取歷史教訓,用愛和正義打造和平的未來。

(廣告)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