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饒富故事性的建築外觀。(圖/由博物館提供)
作者/林明美
話說擔任十三行博物館籌備處及創館館長後,除了辦公桌上一疊疊等待批示的公文,處理各種您想都想不到的疑難雜症外,一年內的展覽和活動,那可是必須輪番上台叫陣的,否則民眾很容易就會忘了你的存在。
第一件碰到的嚴峻挑戰,是館內常設展「十三行人生活文化」的展示規劃與設計。
化靜態為動態,用故事演繹展品
這項工作是我到館任職前,就已完成的展示設計,雖覺得內涵不夠豐富,但已經完成所有程序,只有硬著頭皮往下闖。等到好不容易製作完成後,一次次在場中來回猶豫,發現沒有整合成故事性敘述的展示方式,單調且缺乏說服力,如果就這樣推出,不僅無法說服自己,觀眾或許無感?不容易認同?
一時心急如焚,找來專業設計夥伴,共同討論改善方案。剛完成的展示工程不可能重做,只能在現況下加以改善增補。
那麼,到底如何改善呢?
前篇文章不是提到「看故事書」是我的最愛嗎?那麼,「說故事」、「演故事」就是我的喜好了。因此,展場中就發展出下面這樣的故事線,增加了起承轉合的展示內容。
一進入展廳,就是「重返十三行」單元,從俯瞰八里沿海的飛機及遺址遍地的鐵渣開始說故事,而遺址現場剝取下來的文化層剖面,則訴說著當時人們日常生活情景。(圖/摘自網路)
首先,最早發現十三行遺址的原因,起源於一位空軍少校在飛行途中偶然的發現。所以,展場入口處增加一座飛機頭及從上往下俯瞰的八里沿海地圖。側面牆上則是引起地質學者注意到的大量鐵渣複製品,再加上特意從遺址剝取下來,層次分明,清楚顯現從十三行文化人的「鐵器時代」,到近代的「漢人文化層」等。
原來空曠的空間,增加了許多故事節點,希望「重返」當年的「發現」氛圍。
「搶救十三行」,展現文化資產保存與重大建設開發之間的爭議。(圖/摘自網路)
接著,建設八里污水廠因而「發現」十三行遺址後,進行「搶救」十三行遺址,是台灣首次文化資產保存與重大開發建設的巨大爭議。所以,抗議布條及挖土機進入展場!海洋、陸地的變遷證據也隆重呈獻,訴說「搶救」與「爭議」的環節。
「十三行人的一天」華麗轉身為敘事劇場
至於「十三行人的一天」展廳,則在靜態的繪畫與雕像外,增加聲光輔助效果,變身為6分鐘的敘事劇場,以「有聲書」及實體展示的方式,為觀眾解說,協助觀眾連結考古出土的各項資訊。
故事,從清晨開始,攀爬砂石上,紫色馬鞍藤花苞舒展開來,住在海邊的十三行人,一日又開始了。他們都做些什麼呢?捕魚、狩獵、煉鐵、製陶、與外族交易,甚至埋葬死者。部落中此來彼往,雞犬相聞,直到日頭西沉,紫色馬鞍藤花苞一朵朵合攏了,族人也與大地一起回歸寧靜,進入夢鄉。
小劇場的設計受到意料之外的歡迎,成為口耳相傳非看不可的重點。
十三行人的一天劇場。(圖/由博物館提供)
正在做陶器的族人模型。(圖/由博物館提供)
當參觀觀眾站在劇場內的小拱橋上觀賞時,耳中聽著低沈的男音播報劇情起落,眼中看著燈光投射的畫面,身體則隨著播報內容忽朝左忽向右,又忽一個大後轉,動作整齊劃一,有如訓練有素的同步演出。
觀眾時而見到遠道渡海而來,與族人交易的外地人,時而見到族人揮汗煉鐵的場景,時而聽到邊聊天,邊用木棒拍打,整塑陶罐的婦女小孩笑聲。
展覽現場呈現考古發掘出土的十三行人側身屈肢複製展品。(圖/由博物館提供)
觀眾正與十三行人一起感受當年環境的豐足呢!不料,不幸的事發生了。觀眾又親眼見到因為疫病或其他原因死亡的族人,親人們為他們撒下懷念的花朵,陸續放下死者生前最喜歡的物品,正在舉行莊嚴悲痛的埋葬儀式。
觀眾全然的融入族人生活情境中,忽而笑逐顏開,分享族人的喜悅,忽而搖頭嘆息,感傷生命的逝去。等到一日已盡,黑夜中,十三行人滅了火種,入睡了。展場燈光緩緩轉亮,故事說完了,觀眾滿意的嘆口氣:「啊!原來十三行人是這樣生活啊!」。
全台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似乎神秘的微笑著,可惜其真正用途,至今仍是個謎。(圖/由博物館提供)
有了故事性的認識,接下來,觀眾才踏入考古遺址發掘出土的文物區,實際見到劇場中描述的證物。這裡有考古發掘範圍、出土現象、遺物,還有推測是母子的複製遺骸,他們頭上還頂著陪葬陶罐呢!更別提還有鎮館之寶「人面陶罐」,上面的人像,細長的雙眼,似笑非笑的嘴角,是不是有些達文西畫作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感?只是它應該不是懷孕的喜悅吧! 哈哈!
圖中左一為體質人類學者研究後復原的十三行人外貌,右一為會和觀眾說話的麥克博士玩偶。(圖/摘自網路)
利用樓梯空間,增設科普展示。(圖/摘自網路)
另外,展場內,穿著實驗服的麥克博士,正在介紹體質人類學者復原十三行人外貌的研究成果。展場外,利用樓梯、過道等畸零空間,設置與考古相關的科普常識。換句話說吧,館舍面積實在不夠大,能用到、想到的空間,通通派上用場啦!
這些增加的故事節點,串連起原來的展示,挑動民眾的情感,引起他們的興趣,吸引了許多觀眾、媒體,也帶來一波波參訪的各國考古專業人士。參觀人數多到踩破展廳中的地毯,開館才沒多久,就必須重新鋪設耐久經用的磁磚地板。
展示設計必須結合專業研究
上述這些增補的故事情節,說來容易,事實上,是考古家在成千上萬的出土現象與遺址文物中,發揮抽絲剝繭的偵探精神,一點一滴的線索累積,加上大膽的假設與想像,才有可能據以產生故事架構。否則也不過就是生硬的考古報告,哪來這些又哭又笑的故事情節呢!
是的!因為發現大量鐵渣,又發現煉鐵爐,這才知道族人會煉鐵,而且煉鐵方式和中原的漢人不同,偏向南島語系。
是的!經過科學儀器探測,墓葬周邊泥土中發現有植物花粉,合理推測或許有鮮花陪葬。至於陪葬品中發現許多可能來自中南半島的琉璃珠、瑪瑙珠,青銅刀柄等,是以生鐵塊交易來的?
還有,滿遺址的碎裂陶片,提供當時製陶的方法與陶器用途的認識。出土200多具遺骸的頭都朝向同一個方向的側身屈肢葬式,合理推斷應該有宗教信仰或原鄉憂思?而那位成年人骨盆較寬闊的事實,顯示或許是瘟疫來襲,族人陸續死去,可能是母親與其幼子合葬?
看來考古學者比我們更會說故事!科學考古方式的遺址現場發掘,精細的實驗室分析,再加上跨領域、跨族群豐富知識累積成的推理想像能力,才可能發展出上述的故事內容,也才有機會讓我們呈現出有趣又有內涵的展示規劃設計啊!
說到這裡,真的必須感謝搶救十三行遺址發掘的考古學者臧振華、劉益昌等先進們,在此專程致敬!
建築、環境都在說故事
其實,不只是常設展廳說故事,博物館的建築、環境也都充滿了故事性。
博物館的建築,傾斜17度的斜塔代表已經逝去,無法重現的時間與真相。從地面向下走去的大門,是進入深藏地底,遺世珍寶的入口。而觀音山、淡水河海的「山海」環境,則在建築材料、形式中顯現。
鯨背沙丘瞭望平台。(圖/摘自網路)
建築設計中,充滿了故事元素,我們的解說導覽,也因而有了更多的著力點。
比如「鯨背沙丘」瞭望平台,形狀有如海中浮起的鯨背,也像族人原居住的沙丘地形,更像文獻中記載從海上遠眺,有如「覆舟」一般的原住民住屋。
遠眺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大坌坑遺址的時光空橋。(圖/摘自網路)
比如踏出博物館頂層電梯,就進入透明的「時光空橋」。觀眾從1500年前的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一步步走向亙古,遙望觀音山腰,遠眺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遺址。「時光」移轉,雖物是人非,但先人遺跡仍處處可循。
在這樣的思維下,很自然的,從考古博物館出發,整合周邊環境,提供民眾可以或騎自行車或步行,沿著過往十三行人的生活場域參觀的想法,順勢成形,因而促成「八里左岸一日遊」博物館周邊環境改善計畫,爆發出一系列更需「增補修減」的事物與環境工程。
當然,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後記:各位讀者看過這篇文章,可別急著衝到博物館驗證喔!館內常設展歷經二十年的陳設,不久前已經改版了。所以,嗯……,不太一樣啦!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