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連假瘋出國搭機耳痛、脫水又血栓!留心長途飛行出現3大健康問題

Heho健康網/謝承恩 2023.03.15 18:00

新聞圖片

疫情解封後,又迎接清明連假、端午節與中秋節連假,不少民眾開始規劃出國旅遊,且隨著疫情趨緩,也開始比較敢搭乘長途航班飛行,然而航太醫學專家與專業飛行醫師提醒,在長時間的飛行期間仍要注意身體健康與安全。

根據澳洲航天醫學專家與大學臨床講師托尼席默指出,在長途飛行中,身體可能會脫水、頭痛、耳痛、腸胃不舒服,如果有肥胖、高齡或有慢性病者,也很容易因長時間久坐不動,而有血栓的風險。

上機別光喝酒也要多喝水

托尼席默分享,在長途飛行之中,機艙內的空氣都是從機艙外吸入進行循環,因此高海拔的空氣比起地面低海爬的空氣來得乾燥、濕度也比較低,隨著飛行時間的,身體脫水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

如果上機後沒有適時地補充水分,或者習慣喝茶、喝酒,反而容易讓身體更容易利尿,讓身體脫水的更嚴重。因此,提醒民眾在搭乘飛機進行長途旅行務必要多喝水,如果在看機上撥放的電影時也不要看得太入迷而忘了補水。

昏昏欲睡鬧耳痛要注意

隨著飛機上升,機艙內的壓力會開始產生變化,致使身體內的氣體也會出現膨脹增高,耳朵兩側的耳膜會開始感覺到痛,另外鼻竇中的空氣壓力也會隨之升高,而引發頭痛的感覺,腸胃道蠕動也會產生加快,導致放屁連連。

另外搭機時,身體因為在高空中吸取的氧氣更少,代謝機能也會逐漸放慢,因此在飛行途中可能會想打哈欠,或者覺得身體感覺道特別睏或身體疲倦。

防止血栓可穿長筒襪

如果長時間坐在飛機上狹窄的位置,兩腳活動空間不大,容易導致靜脈血流變差,加上身體脫水引發深度靜脈血栓或肺栓塞,嚴重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如果本身是高風險患者都要格外小心,例如年齡較大、肥胖、既往病史或血栓家族史、凝血障礙、癌症或者剛懷孕生產、手術者,隨著旅行的時間越長,出現血栓的風險越大,尤其是飛行時間超過 4 小時,風險每 2 小時會增加 26 %。

另外托尼席默分享,有研究也提出,上機前穿著長統襪可以促進腿部血液流動,幫助血液回流心臟,也可以大大降低長途飛行引起的血栓機率。此外在飛機上仍盡量保持活動、補水,並降低飲酒的機會。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