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只因為愛看故事書

優傳媒/ 2023.03.09 17:18

現代虎姑婆兒童繪本,我們當年可沒這麼生動的故事書啊!(圖/摘自網路)

 

作者/林明美

 

我個人雖然經歷過大大小小七個博物館,但最喜歡的展示規劃模式,還是以理念為主的說故事策展型態。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應該是從小就愛看「故事書」,喜歡編故事的緣故吧!

 

天天看,時時看,躺著看,走著也看

這個愛看故事書的毛病可不小,應該是從能認得字不久後就開始吧!天天看,時時看,躺著看,站著看,而且什麼書都愛看。「小紅帽」、「虎姑婆」等童話故事不用說,記憶中好像連「第二次世界大戰秘史」、「人類文明的奧秘」等大部頭的書都胡亂吞過。自然更不會錯過「瓊瑤」的愛情小說、「高陽」的歷史故事、「金庸」的武俠小說等等,手到擒來,無所不看。但可惜就是不愛正經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媽說的。

 

那是個惡補加聯考的時代,現在還真想不起來,我到底是如何在眾多考試及作業壓力下,持續這個愛好?不過依稀彷彿記得,每次媽媽做飯喊我去市場買薑買醬油時,我總是正在故事情節中,不情不願地,動作慢吞吞的,屢屢挨罵。

 

在我們國小教書的大伯,曾好心的跑來告訴阿爸,要我小心走路。因為他常看到我手上拿著「故事」書,臉上帶著眼鏡,邊走邊沉醉在書中世界,直到撞到電線桿才猛然驚醒。到了小學四、五年級時,也常被老師抓到趴在桌上卻不午休,偷看攤在膝頭的「文壇」、「皇冠」雜誌而被處罰。當然,也曾「摸」走媽媽皮包裡的零錢,跑去租書店坐小板凳上埋頭「苦」讀,回家後,被媽媽狠狠地訓了一頓。

 

現在想來,我到底有沒看懂那些故事真正的意涵,還真是個大問號,當時吸引我的,應該只是那些美麗的文字和動人的故事情節吧!

 

說重點!別囉唆!

曾經有個問題還蠻引發大家討論的,那就是「假如你一個人流落荒島,而且只能帶一本書,請問你最想帶的是哪一本?」。當時,習慣理工思考的老公毫不猶豫地回答:「一日一小品」!他喜歡可以深思的決策性言語,不喜歡具有故事性的文章,所以每次我描述起事情,他總是斷然一句話:「說重點!別囉唆。」!

 

做了四十年的夫妻,發現這真是他與生俱來的習性,難怪這二、三十年來,日復一日的讀著艱澀的佛經,在理論中打轉,還能樂此不疲。我可不是這塊料,讀到深奧的佛理時老想打瞌睡,腦筋一片糨糊,只有在書中提到故事性比喻時才能清醒。所以,就像那頭被拖去北京的牛一般,勉強跟讀了兩、三年,還是改不了吃草的毛病,迫不及待的逃學去也。

 

那麼,如果不幸流落到荒島,我會帶哪一本書來陪伴我的寂寞生涯呢?記得當時我的回答是「紅樓夢」!為什麼呢?

 

因為大觀園中那麼多的男男女女,各有各的故事,從吃茶用膳到穿衣著裙,再到男女情感、家庭倫理、園林建築、字畫文物,複雜得很。如果一個故事可以陪荒島歲月一日,那整整一年應該不會重複,隔年再重溫咀嚼一遍,應該很可以陪著消暑度冬吧!

 

聽了我的答案,老公以無限悲憫的眼神看著我,搖搖頭,嘆氣不語。想來正可憐我這無知的「眾生」,只知在有情世界打滾,絲毫不了解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又缺乏悟性。未來面對業果時,恐怕要分道揚鑣,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奈何橋了。

 

話說得有點遠了,回來聊聊我的故事性策展模式吧!

 

用展覽說故事

因為愛看故事書,書中各種情節自然常在腦中纏繞,也試寫過小說,但孤獨面對文中虛擬的人物時,又覺得不夠真實,只好頹然棄筆。直到因緣際會進入博物館工作後,才赫然發現面對一片無涯的故事天地,興奮的心臟噗噗猛跳。

 

原來展覽這麼好玩,各個單獨的物件,經過文化脈落的分析整合後,就可以形成故事,而這故事可以倒著說、順著說,或從其中某一條線索切入,之後再輔以展示手法,從單純的文字轉成立體的空間配置,可以同時滿足視覺、聽覺,甚至觸覺、嗅覺等五官感受,您說,這豈不是比寫小說更有趣、更真實嗎?

 

1988年,全台第一座地方特色博物館,南投「竹藝博物館」開館。(圖/摘自網路)

 

獨當一面,竹藝博物館開館

第一次機會,來自三十多年前,為台灣第一座地方特色博物館「南投竹藝博物館」的開館策展。當時大家還不了解博物館展覽該如何運作,各層長官更沒人清楚,頭痛的很,直想丟開這燙手山竽。所以我職位雖小,只因大學讀的是相關科系,立即被臨危受命,全權處理。

 

竹藝博物館內婚轎與婚禮習俗展示。(圖/摘自網路)

 

看著胡亂堆滿了倉庫的竹椅、竹桌、竹編、竹雕等為了開館,特別收集的數百件竹藝品,主管搖頭嘆氣不知從何開始。我的腦袋卻興奮極了,立刻啟動說故事模式,各類文物自動歸位,進入農家的客廳、餐廳、臥房、農作等生活場域。如有資訊不足的部分,再上山下海拍攝實景照片、收集資料,盡情揮灑說故事的幻想。結果,居然像模像樣的,不僅在限期內完成,還轟轟烈烈的開館剪綵,迎來觀眾及媒體的掌聲。

 

創作慾望得到滿足,而且還是活生生,有物有景的故事現場,這下食髓知味,摩拳擦掌,期待再試,可惜還沒機會再次獨當一面。不過,幸運的是,在那十來年中,倒是吸收了許多國內、外大師的能量,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真正的機會到來,是在十三行博物館擔任館長期間。這是一座新成立的館舍,同仁們剛接觸博物館,自然不知道如何辦展,長官公務繁忙,更無意指導「專業」。就這樣,蜀中無大將,廖化自然作先鋒,我那用展覽說故事的愛好,可就有機會盡情揮灑了,不只編故事,還寫詩說唱的,十八般武藝全搬弄上台。

 

這部分,講起來就話頭長,有興趣的讀者,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