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東華通識大師典範講座:紀國鐘教授談科學文明、永續發展與太陽能源

中央社/ 2023.03.09 12:0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309 12:01:10)東華大學「111-1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3月6日舉辦「科學文明、永續發展與太陽能源」講座,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紀國鐘教授演講,博學多聞的紀教授曾擔任過美國貝爾研究室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校教授、主任,與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紀教授以太陽能源為頭,帶領同學們思考在科技進步迅速的世代,永續能源該如何發展。

林信鋒副校長開場致詞表示:「紀國鐘教授是臺灣科學研究界的翹楚,在美國耶魯大學物理所獲得碩士學位,工程與應用科學所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美國貝爾研究室,累積14年的研究資歷,將寶貴的海外經驗轉換成知識,帶著豐富的閱歷回國,回饋給臺灣社會。希望同學們能把握機會,用心聆聽,汲取科學文明、永續發展與太陽能源的相關知識。」

演講開始,紀教授承襲多年經驗表示:「今天講座主要是我做科學研究40年經驗分享,雖然議題龐大,但希望同學不要抱有太大壓力,帶著放鬆的姿態聆聽、吸收,跟著一同思考、提問、討論,在場無論是社會學、藝術、文學、理工學院等不同背景的學生都適合參與,不需任何特殊背景。」

紀教授首先著眼於人類的歷史發展,帶著大家從文化與科學的出現說起,在鐵器時代的武器、工具等人造用品中發現文化工藝。在歐洲黑暗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哥白尼、伽利略等思想、學說中,看見人性的解放與創新,並隨之帶來工業革命。在三次工業革命中,陸續發生蒸汽機出現、電取代煤氣、電腦普及等科學上的變化,並影響到文化面,如蒸汽機取代人力、勞資階級成行、資本主義社會化、共產主義專政、網路時代、全球化、永續發展等人文上的轉變,都是因為生活出現大幅改變,才漸漸發展出的變革。由以上經驗顯見,文化與科學自古即存在,並相互依存。

紀教授說:「發展至今,科技可說主導了生活,以手機為例,傳訊息與好友聊天變得輕易,即使相隔兩地也能與親人視訊,科學儼然變成轉變文化的引擎。」現今,溫室效應和氣候變遷使永續發展新思潮出現、全球化讓新冠肺炎迅速變為世界必須共同關注的議題、電腦大數據發展導致資源不平等、假訊息濫傳等問題。而科學發展最直接帶出的核能發電安全問題與核廢料處理問題,更衍生出世代正義議題,人類文明創造出科學,病因科學帶來的變化出現文化上的轉動。

紀教授切入永續發展主題,點出其重要的原因在於:地球環境包覆著社會價值,社會價值包覆著經濟活動。若不開始著手於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讓科學繼續毫無限制地往前走,那地球將一步步走向滅絕,當世界走到那一步,其底下的社會價值與經濟活動也不可能繼續。紀教授分享說道,根據統計,2010年的地球人口數達到68億,若每個人都和美國人過一樣的生活,要5.4個地球才有辦法生存,而現在約78億的人口,耗費的資源更加可觀,應設法在生活中節約能源。而該如何做到?紀教授提出了三點:創新與複製(於創新中再創新)、獨立思辨與溝通的理性與感性、用科學精神體現人類的生活文化。

紀教授介紹外國人所做的實驗生物圈二號,建造一個封閉生態系統及生態箱,試圖創造出一個人造的永續系統,但最終以失敗收場。相似實驗也有較小型包含蝦、藻等生物的封閉生態球,其最久撐到2年。以上經驗可看出人類對生態的研究尚不完整,還有進步空間。

眼界回到臺灣,紀教授分享臺灣現在的能源幾乎是由國外買進,但因應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國發會公布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若依計畫執行,未來臺灣的再生能源電力占比逾60%,包含太陽能、生質能、地熱等。若能穩定的做,臺灣是有希望能靠再生能源發展超過半數電力,能循序往永續方向邁進。

講座尾聲,有同學提出太陽能板壽命與回收等問題。紀教授說明太陽能板保固期為20年,但有些可以用到25、甚至是30年都有可能,而回收部分,政府則是有提出相關的回收政策,不用擔心造成資源浪費。有同學詢問要如何在生態和永續發展間達到平衡,紀教授稱讚這是很棒的提問,也是大家目前必須追求的目標,若以臺灣為例,紀教授認為能以相信專業為主要努力方向,若能在興建前找專家協助評估、討論,目前我國的資訊都十分透明,不需要擔心受騙。而談到太陽能板放置區域,紀教授建議尋找因賺不到錢而荒廢的土地,做為「種電」據點,會是很不錯的資源使用。最後,紀教授分享自己家中建設陽臺放置太陽能板的經驗,至今都十分滿意,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都希望大家能一同節約能源、朝永續發展目標前進。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