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當世道混亂、常理不在,就會開始有類似這樣的話開始在坊間流傳:「一個朝代即將隕落,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更好的朝代。」而人民面對這樣的流言,也顯得神色自若,且多半都事不關己、己不操心的態度。彷彿即將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必然的結果。而這個道理,無論是用在家族、企業、政府及國家,都異常地適用。
「利己主義的美國」
其實無論是孤立主義、新舊保守主義、左翼右翼思想、克制戰略等等,對於美國而言通通都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發展,套一句老話:『會到新大陸去冒險的都是投機取巧者。』恰巧這句話,也顯示了前往美洲大陸的冒險者們的本質:機會主義。
因為是新世界,所以機會多,只要肯努力、肯用心!在新大陸上肯定能發家致富,讓舊大陸的王公貴族們刮目相看,這也是「美國夢」一詞的由來。
所以從北美十三州獨立出來的美國,為了能與舊大陸的歐洲各國分庭抗禮,開始不斷往北美大陸的西面開拓,並且將這些原屬於美洲原住民的肥沃土地,通通劃入美國的國土範圍內,然後將北美原住民趕到土地貧瘠的區域,並且設立原住民保留區,任其自生自滅。
據統計,北美原住民從殖民時期到美國政府的開拓政策後,從原先大約2,000萬的人口,一度銳減至40萬人,而當時的移民美國的人口約在500萬人;直至2020年的統計,北美原住民約為530萬人,而美國的人口數量則約莫在3億人上下,僅佔總人口的0.18%左右。
這些歷史、資料及數據,都可從書籍及網路查到,但這些資料不會告訴大眾,美國人之所以會有今天的「一切均要符合國家利益發展」這麼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全然是因為民族性如此:所有的資源獲取,唯一付出的努力及風險,就是掠奪他人財物!就算傷害他人性命也在所不惜。
即便到了現在,美國人依然如此。若說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克勤克儉,那收割他人辛勤耕耘的收穫,可說是美國文化的精髓了。
「利己之美下的全球」
從前的資訊傳遞速度不如現代甚至未來,所以從一戰之後的全球只看到美國的強盛,卻看不到美國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掠奪一個國家的資源。
特別是在二戰之後,只要出現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不論是個人、政權乃至國家,都可藉由手段將人抹殺、更換為親美政權、或是直接對一國發動戰爭。
但是到了科技發達的現在,各國資訊交流傳遞速度,不論是在政府還是民間,早已不是美國能夠牢實掌控、甚至欺瞞。
這也間接證明,部份親美的國家,其人民與政府開始有分道揚鑣的情況產生。這是因為政府可以拿到美國給予的好處,但人民看到的卻是自己國家資源不斷被拿走,而想從美國手上獲得保護或是好處,卻還需要額外付上一筆費用。
所以當民意高漲到不可違的時候,其國內開始出現反美的聲音也不足為奇了。但,那聲音僅僅只是反感,而不是反對,只要與美友好的政府能妥善處理,並能持續供應其好處,那美國就會持續支持該國,直到該國資源油盡枯竭為止。
冷戰結束後,全球選擇與美交好的各國沒得選,只能繼續與美當盟友,那是因為美國的確強大。但是當中國抬頭,且在經歷美國的貿易戰之下還能屹立不搖,甚至在外交及軍事上還能持續展示國威的同時,這些已看清美國本質的國家,在不得罪中美雙方的局面下,只能紛紛表態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用以說服國內人民,好換得政權的穩定。
因為他們明白,依靠一個不斷索取好處跟利益的國家,是因為當初的他確實足夠強大到可以保護自己;但是當這份強大不在,只能說世上真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夕陽下的霸權隕落」
一個國家的戰略或是政策的修訂,並透過媒體發表,表示它必定是經歷事先的規劃與討論後才決定的!如同日本國這次的政策,絕不可能是在安培前首相被刺殺後,才讓日本政府醒了過來,趕緊檢討改進,重新評估當前國際局勢及未來發展,然後草率的發表這項政策。
想必日本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擬訂這方面的政策,只是找不到恰當的時機公眾於世。而這個時機點,可能是從去年俄烏戰爭開始之後,美國在全球局勢的表現上,使日本有所警覺與認知,才決定對外宣布,畢竟這類政策發佈的時間點是很重要的,提早或是稍晚,都有可能會左右國家的命運。
一個強權的式微,是有明確跡象的,如何在這其中尋求國家發展之未來,不是交由政府及政客那些所謂的大人物去思考規劃,亦可由非政府組織創造機會,給予政府提示及誘導。否則國家很容易跟著強權的衰落,而跟著一起消亡。(圖:本報資料照)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