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衝擊下,懷孕生產是件開心且喜悅的事,目前國內許多政策著重於生育補助或嬰幼兒健康篩檢,而忽略了懷孕婦女的身心調適。國外研究指出,婦女在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改變或家庭生活習慣的差異,常出現情緒低落,發生周產期憂鬱的情形,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建議當懷孕婦女身體及心理變化感到情緒低落及心情不穩定時,可適時地向「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或尋求專業心理人員或尋求協助。
小柔與丈夫結婚5年,終於懷有愛的結晶,原本滿心期待的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但隨著身材變形、笨重外,小柔內心感到焦慮、憂鬱及擔心,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再加上丈夫早出晚歸,回到家就倒頭大睡,小柔內心的感受都沒有人可以訴說,覺得怎麼本應該快樂的家庭生活跟想像中都不一樣,心中充斥著疑問、憤怒與失落,產生早知道就不要懷孕了及傷害自己的想法,小柔感到不知所措,直到撥打了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電話,經由專業心理助人者傾聽、陪伴,與小柔一同面對心中負面的情緒,才慢慢度過這段痛苦難熬的日子。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對於迎接新生命到來的擔憂、家中的大小事、脫離職場的焦慮會從產前一直影響懷孕婦女的心情到產後,如果伴侶較無法理解懷孕期間的不舒服,或是無法一同面對挑戰,會更加影響懷孕婦女的心情。此時,鼓勵可以尋找願意傾聽陪伴的朋友、家人訴說心中的苦悶,有助於緩解焦慮及憂鬱的情緒,如果仍然有情緒困擾也歡迎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預約免費心理諮詢面談服務,或至網站的諮詢問答集留言,會由專人回覆。
本篇文章轉載自 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