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王友明專欄》就怕直腸癌又復發,我該選擇放射治療嗎?該做幾次?

優活健康資訊網/王友明,黃英彥 2023.03.03 16:44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直腸癌由於位於骨盆腔的深處,手術局部復發率又高於大腸癌,常需要借助放射治療來降低手術的復發率。不過許多病人對於這方面的治療原則並不是很瞭解,這篇特別邀請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腫瘤部教授黃英彥執筆,希望能透過這篇短文,讓大家了解直腸癌目前治療趨勢。



放射治療的原理就是利用高能輻射,把癌細胞賴以為生DNA打斷,使之無法透過DNA達到細胞複製生長的目的。因此只要可以手術的腫瘤,大小較大或是侵犯較深層組織,或是有淋巴結轉移,它的復發率其實會高於沒有以上的狀況者,都需要搭配放射治療來幫忙,來達到降低復發率的目的。而是否有以上的復發高風險情況,則需要以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判斷。

延伸閱讀:
王友明專欄》什麼是質子治療?醫揭「抗癌原理」竟與原子彈有關



該選擇什麼時機做放射治療?

以直腸癌來說,該選擇手術前還是手術後做放射治療效果比較好?如果沒有其他特殊考量,目前是傾向手術前做放射治療,它的優點如下:

  1. 立即性的抑制腫瘤轉移:直腸癌算是轉移率偏高的癌症,先放射治療再手術可提早抑制腫瘤轉移。
  2. 保持較佳的抗癌免疫:雖然直接手術之後,病理報告可以很明確知道是第幾期,然後針對上述提到復發高風險情況才來做放射治療,不過這樣等傷口復原再開始放射治療,往往是開完刀一個月後的事情,這段時間抗癌免疫力仍不理想。先做放射治療再手術可避免這個問題。
  3. 腫瘤縮小利於手術順利:若是低位直腸癌,更是建議手術前放射治療讓腫瘤縮小,來增加肛門保留的機會。
  4. 比較少的腸道副作用:開完刀才做放射治療由於腸沾黏的機會增加,放射治療造成的腸道損傷機會也比較高。

延伸閱讀:
王友明專欄》質子治療與傳統放療差別在哪?優缺限制、原理一次解析



手術前放射治療該做幾次效果最佳?

「低分次放射治療」(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以下稱為「短療程放射治療」)在有些癌症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和傳統放射治療(以下稱為「長療程放射治療」)比較起來,雖然治療總次數減少許多,但是每次治療劑量卻高很多,這樣的優點是提高了腫瘤的生物有效劑量,但是治療的急性副作用的機會卻降低。這種1週的短療程放射治療療效與6週的長療程放射治療的療效比較,在較早的文獻統計呈現一樣的效果。

不過,在近年來的研究文獻都加上了化學治療之後,發現短療程的療效已經優於長療程,不僅反映在存活率上面,並且發現腫瘤在開刀檢體完全消滅的比率(幾乎是3成)比長療程高1倍,轉移到其他器官的比率在短療程也是比較低。儘管醫界對於長短療程的看法仍不一致,例如美國大多主張長療程,歐洲大多主張短療程;不過隨著最新研究陸續發表,短療程放射治療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

以上提到的是一般性原則,不過醫療多專科團隊還是會依照病人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合病人的建議。而放射治療方面,除了手術前後以其療程長短的考量以外,放射治療的儀器設備又是另外的議題,像是最新的質子治療該如何運用在直腸癌治療?這將會在下一篇文章來做更深入的探討。

(本篇由專欄作者王友明策劃,邀請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腫瘤部教授黃英彥執筆,分享其專長領域見解;黃英彥專長包括婦癌、乳癌、直腸癌、肺癌、血液及淋巴腫瘤放射治療,擅長精準放射治療及放射治療副作用預防與處理,曾擔任高雄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理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