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腦性麻痺孩子的未來不是夢!腦麻成因、類型、治療方式一次看

Heho健康網/陳韋彤 2023.03.03 09:00

腦性麻痺的小朋友需要更多關懷,家長也需付出更多的心力照顧,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表示,他們的成長過程十分艱辛,但透過持續的治療與復健,可幫助腦麻孩子控制與順利成長。

腦性麻痺是指兒童腦部在未成熟以前發生病變,而導致動作及姿勢控制困難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腦性麻痺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二至五。彰基復健醫學部主任廖淑芬表示,除了肢體動作的發展遲緩外,腦性麻痺兒童常會伴隨認知或聽力、視覺、甚至語言障礙等問題。

造成腦性麻痺有 3 大因素!

腦麻主要影響兒童運動神經,因此罹患腦麻的孩子智商可以正常、甚至優秀,但為什麼會造成腦性麻痺呢?彰基兒童醫院兒童發展中心主任、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說明,腦性麻痺發生於兒童,並非遺傳、代謝因素導致的,更常見因素包含早產、外傷及感染等。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指出,造成腦麻的詳細原因包含:

  1. 妊娠期:懷孕時期嬰兒先天腦部發育不良、先天腦部畸形或母體感染、放射線過度照射、藥物中毒、子宮或胎盤功能不好、先天性異常,或母親疾病、代謝、內分泌異常、受傷等。
  2. 生產時:生產過程中因難產、早產、缺氧、產傷(產鉗或真空吸取)、多胞胎、胎兒窘迫、臍帶繞頸等。
  3. 出生後早期:受傷、發燒、感染、腦炎、身體疾病、腦膜炎、身體疾病、代謝或內分泌異常、黃疸等。

腦麻分 4 類型,如何治療?

腦性麻痺依照張力的不同,可分為痙攣型、徐動型、協調統合不良型、軟癱型(低張力型)等,其中以痙攣型比例最高,孩子可能會因肌肉張力過高而造成關節變形。另外還有混和型,就是合併了 2 種以上症狀。

類型痙攣型徐動型協調不良型軟癱型(低張力型)
特性1、大腦皮質損傷。
2、肌肉張力高。
3、體型較弱小。
4、肢體僵硬或緊縮。
5、上肢常呈彎曲,下肢呈內收、半彎曲、內旋之剪刀式及踮腳尖型態。
1、腦幹基底核損傷肌肉張力不穩且會改變。體型較瘦。
2、早期通常是軟趴型,2 至 3 歲時會慢慢發展出不自主動作。
3、四肢或臉部會有一些不自主的跳動或緩慢的扭動。
1、1 小腦損傷肌肉張力不穩且不斷的在改變。
2、平衡功能較差。手眼協調動作差。
1、肌肉張力低頭、頸部軟弱無力。
2、動作緩慢無力平衡反應很差。

彰基復健醫學部主任廖淑芬指出,針對痙攣型腦性麻痺的孩子,透過注射肉毒桿菌可有效控制張力,避免肌肉不正常收縮。伴隨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並輔以復健及輔具,病童動作發展上將會進步更快速,也能有長久的療效。2018 年開始,健保便放寬肉毒桿菌的注射,目前已從 12 歲延伸到 18 歲以後,只要經過一次申請,就可持續接受肉毒桿菌的注射。

對抗腦麻,持續治療和復健很重要

21 歲的周同學現在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二年級,他患有重度腦性麻痺、基本上無法走路、手部也有一些問題,出生時就發現腦性麻痺症狀,9 個月大時開始在彰基復健,但幼稚園到大學期間,皆因顧及課業、生活繁忙及時間無法搭配等因素,復健治療總是斷斷續續,目前仍處於停擺狀態。

對於腦性麻痺兒童來說,學齡前早期療育的介入特別重要。廖淑芬強調基本上腦性麻痺的腦部病變不會惡化,但臨床症狀會隨時間改變,變得更加嚴重。舉例來說,若孩子不接受復健治療或穿戴輔具,可能會造成關節變形、萎縮、甚至疼痛,影響小朋友日常生活活動或學習。

周同學表示,「我有一個遺憾,就是我沒有持續的復健,因為到長大之後,身體就會比較難以改變。」他有點遺憾沒有持續的復健讓自己更進步,無法擁有更多能夠自立的能力。腦性麻痺兒童、家長都很辛苦,不僅幼年時需長期復健,學齡後也常因張力和一些動作的控制而影響學習。復健和學習之間的抉擇常是腦麻病童家庭需面臨的問題。

不過張通銘指出,彰基提供腦性麻痺的孩子完善治療,幫助病童可以在各個領域繼續發光發熱;廖淑芬強調,治療過程中也會透過講座活動不僅讓更多腦性麻痺孩子的家長,可以先了解小孩長大、進大學,甚至在未來整個學習的過程可能碰上的問題,並給予父母們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諮詢專家:
1.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暨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
2.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廖淑芬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 何謂腦麻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讓孩子人生失去色彩?醫籲:及早用藥能提供一線生機

孩子、家人罹患罕病怎麼辦?「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提供照護機制 成為病友、家屬心中亮光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