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你的人際關係是充電型還是消耗型?專家揭可以透過「這點」來判斷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3.03.02 09:00


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成長不是長成大人,而是認識自己。當一個人開始「認識自己」,他才有機會「成為自己」。資深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師張沛超於《突破框架,你的內在無限大》一書中,從人際關係、情緒困擾、自我價值等面向,引導讀者看清內心深處的真實模樣,並為之注入強大的內在力量,成為真正的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充電型VS消耗型的人際關係?

我們無法脫離自身所擁有的關係去瞭解自己,認清關係中的自我、是我們暸解自己的基礎。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又可分為充電型與耗電型。這個比喻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在這篇文章我就以此為例,分析不同的關係類型。

如果一個人從出生至今從未獲得任何正向的東西,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任何人的關係體系中一定都會有充電型的關係。什麼叫充電?這個比喻源於我們的體驗。我們在和某些人交往時,會感覺自己好像變得更有能量、更自信、更勇敢、更果斷、更生動、更有生命力、更能夠面對自己、更願意主動探索世界,感到更自在、更安全。

延伸閱讀:
職場人際總讓你筋疲力盡?專家建議:先拒絕「11件非必要小事」

這種關係就像是為自己充電一樣,只要連結到這個「無線充電器」,我們的電量就能從1格充到2格,到滿格。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人際關係全都是充電型。這樣持續充下去,我想每個人最後一定都能變成「超人」。

耗電型關係在各方面都與充電型關係相反,會讓我們覺得情緒很糟,自己很差勁,失去了能量,如同手機電量一點點地下降。我們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這個世界。光是說著這樣的負面話語,我們就會感覺自己宛如洩了氣的皮球,逐漸變癟了。

你的生活中應該都同時存在這兩種關係,只是不一定如上述所說的這麼典型。你可以看一看,自己和誰在一起時是充電,和誰在一起時總是在耗電,然後你還可以思考自己目前的電量還剩多少。

事實上,純粹的充電型關係或耗電型關係幾乎不存在,絕大多數的關係都同時存在充電和耗電狀態,只是程度不同。

延伸閱讀:
常焦慮、生氣⋯你有多久沒與自己對話?專家教「4步驟」察覺自我



母親是充電器,但也需要強大電源補充能量

接下來講講「充」、「耗」皆有的關係。充電和耗電皆有的關係原型來自依戀關係。依據一個人與重要他人透過親密互動而形成持久、強烈的情感連結,可以大致把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

處在一個真正的安全型依戀中,就像是在連結一個性能可靠、功率穩定的充電器,這時你的人生會從一個很小的花苞,慢慢成長為含苞待放的花朵。安全型依戀一定是能夠充電的關係,否則這個安全就是虛假的。

一般來說,我們的第一撫養者,通常是我們的母親,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充電型關係。母親與我們進行的連結不僅包括生理層面,更包括精神層面。每個母親都想生下自己的孩子,她的精神世界對這個孩子有渴望、有期待,希望這個孩子能帶來某些好的東西。因為孩子被寄予了期盼,所以孩子在母親腹中時就已經開始接受來自母親的充電了。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和不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在童年時期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大家可以回想與感受一下自己的童年關係是充電型還是耗電型。

這樣的關係原型顯示,如果我們從誕生開始就能被很好地充電,不僅能讓我們從一「出廠」就已被充上足夠的電量,還會讓我們相信自己這顆電池還不錯,能充進電量;也會讓我們因為這世上存在可以為自己充電的電源而覺得安心。如果你一開始獲得的充電型關係,以及在關係裡的充電體驗很不錯,你的內心深處就會相信這個世界是充滿能量的。

相反地,有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母親反向充電。如果母親的能量較低,表現出明顯或是潛藏的憂鬱狀態,那麼她就會吸收這個孩子的電量,例如對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或不斷抱怨、訴苦,讓孩子處於不安或焦慮的狀態,承受許多負能量。

你可以想像,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在個人形成信念、發展個性時造成的影響會有多麼大的不同。我在這裡把孩子可以從外界得到的電源簡化為母親這一個方面。實際上母親也需要從她的家庭系統中充電,這種電源或許來自自己的母親,又或是來自另一半。

如果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家庭中無電可充,又如何能為她的孩子充電呢?所以即使我簡化了模式,大家也應該能舉一反三,知道一個充電器背後需要更大的電源。大多數關係都既充電又耗電,因為我們的撫養者並不是完美的人,像聖母一般的母親,恐怕只能存在於神話或宗教傳說裡。

影響一個人能量高低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所以即使理論上作為孩子充電者的母親,在某些時候也需要從孩子身上吸收一些電量,這其實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關係就是一種能量的交換,一旦我們的能量輸出和輸入失衡了,我們自然就會想遠離能量吸血鬼,與完全耗電型的人設立界限,進行切割。即使是親子關係也是如此。



從人際關係認識自己

我們在認識自己時,很容易借助一些外在的規則,但這些規則其實並不適用於我們的經驗;我們也會借助很多規則去感知他人,但這些規則可能干擾,甚至禁錮了我們最真實的經驗。

如果接收到與這種單一規則相違背的經驗時,我們會加以壓抑,或把它投射出去,認為「我才不是這樣」「這個不是我」或「這個是屬於外界的,屬於他人的,和我沒有關係」,這樣的反應其實增加了我們探索自己的難度。

而且我們也不能輕易就判定自己和某個人的關係一定是屬於充電型或耗電型,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複雜的世界,不同時期的人帶給我們的體驗和感受也會不同,所以我們不要果斷地認為對方是完全給予或消耗我們的能量。如果這些觀念能讓你深入思考,那應該是能幫助你探索一些混沌不清的經驗,而不是讓你迅速得出某個結論。

(本文摘自/突破框架,你的內在無限大:挖掘底層自我,從內心探尋人生的答案/時報出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