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須文蔚》聽翻譯大師談「翻譯的意義」

愛傳媒/ 2023.02.24 11:00

須文蔚》聽翻譯大師談「翻譯的意義」

須文蔚》聽翻譯大師談「翻譯的意義」

    【愛傳媒須文蔚專欄】鄭清茂先生榮獲第35屆首設之梁實秋文學大師典範獎,表彰他終身貢獻翻譯事業的傑出成就。

    鄭清茂於一九三三年(昭和8年)出生於台灣省嘉義縣民雄鄉牛斗山山中村,在嘉義上「公學校」接受日本教育,與日本文學與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太平洋戰爭時期,每天上課前要朗詠明治天皇的「御製」(和歌),每星期一朝會則要低頭拜聽「教育敕語」;當太平洋戰爭發生後,每月8日還要恭聽「宣戰敕語」。一直受日本教育到小學五年級,鄭清茂先生深厚的日本文化根底,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顯得與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日本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翻譯,在1950-1960年代之間,都並不受到大環境的重視。

    一九五二年,鄭清茂先生考上台大中文系,是光復以後首次錄取的台籍學生。當時很少台籍學生敢報考中文系,原因無他,同年級的新生正式接受中國語文的教育,多半是從初中開始,若不是有著對文學高度的熱情,確實不敢也很難考上中文系。

     鄭清茂教授的翻譯生涯,早在就讀大學時,家境清寒的他為「東方出版社集團」工作,參與翻譯日文的少年讀物,陸續譯出世界名著系列與世界偉人傳記系列,這些名著改寫的少年讀物,深刻地影響了1960年代以後成長的台灣少年。

    青年時期的鄭清茂先生不僅翻譯兒童讀物,也在報紙的副刊上連載過日本的暢銷小說《輓歌》、《輪唱》等作品。其中原田康子的《輓歌》,是當年日本轟動遐邇的暢銷小說,四十多年來,在日本印行三百餘版,歷久不衰。他的翻譯《輓歌》,在1960由明華書局出版,一再再版,深獲讀者喜愛。

    真正讓鄭清茂老師步像漢學研究的翻譯,是他青年時期開始勤勉地譯介了不少日本漢學家的學術論著,鄭清茂教授指出:「我還幫毛子水先生、董作賓先生,胡適先生等做翻譯。當他們在研究上有需要用到的日文資料時,他們就會叫我譯成中文,其中我替胡適先生翻譯的最多。那時胡適先生是中央研究院院長,正在研究禪宗史,但是我譯的那些資料,他後來好像都沒有用到。胡先生倒是很好,我替他翻譯,他給我稿費。像董先生、毛先生他們則把我翻譯的文章拿到《大陸雜誌》去發表。」而更具體的學術翻譯,林文月教授曾點出:

    如〈周初的絕對年代〉(山田統著)、《甲骨學概說》(貝塚茂著)及〈中國小說論〉、《元雜劇研究》(吉川幸次郎著)等等。他的譯筆不但信、達,而且以其專業的學術根底,往往能於迻譯間為中文讀者補充說明,甚至糾舉著者無意間的疏失。他與吉川幸次郎便是由於翻譯及通信而建立異國友情,成為忘年之交。吉川先生後來特別選定清茂為其單編及專著的中文譯者。〈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杜甫的詩論與詩〉及《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之譯出,便是這樣的自然結果。

    鄭清茂先生翻譯日本漢學吉川幸次郎的著作,獲得日本與台灣學界肯定,所譯《元明詩概說》一書,也使清茂老師一九九一年獲得「中國文藝基金會」第一屆的「傑出翻譯獎」。

    鄭清茂老師一九五九年從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畢業後,留學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東方學系。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後,並獲普林斯頓大學獎助赴日,進東京大學與慶應義塾大學為特別研究生(一九六五—一九六七)。一九七0年取得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永井荷風與中國文學傳統》。然後,長期在麻州大學亞洲文學系任教,並當過系主任。麻州大學一度有裁撤亞洲語文學系之議,鄭清茂老師曾發動抗議,獲得美國各校、漢學家與日本學家一百多位通訊支持,學校當局知難而退,圓滿收場。在在可以發現,鄭清茂教授深獲國際漢學家的肯認與支持。

    一九九六年七月,鄭清茂教授自麻州大學提前退休返台,正逢東華大學建校,於是應牟宗燦校長與人文社會科學院王靖獻院長之邀,為了打造一個不一樣的中文系,他轉至花蓮,任中國語文學系專任教授,並擔任系主任(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清茂老師在中文系任教期間,滿頭銀髮,和藹可親的形象,師生們都稱呼他「爺爺」。顏崑陽教授曾說過:

    在學識上,他的「博通」,經常會讓當今已過度「專業化」的年輕人文學者瞠目。然而,鄭教授在我們系裡能做好「爺爺」,還不只是因為他博通的學識,更重要的是他「大地」的性情與「秋水」的智慧。「大地」見其包容,「秋水」見其明澈。中國人真正的學問,「知識」與「人格」不能拆開來,鄭教授可為典型。就是這樣的學識人格,讓所有中文系兒女輩的年輕教師與孫子輩的學生們,都覺得他是最好的「爺爺」。

    鄭清茂教授於2003年榮退,並或聘為榮譽教授。這位學養深厚的漢學家與翻譯家,仍正默默地進行更巨大的翻譯事業。

    2011年,鄭清茂先生出版了《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本書是日本江戶時期最重要的俳句作者松尾芭蕉的俳諧紀行文,是日本文學經典巨作。而《奧之細道》的翻譯,是為了更浩瀚的《平家物語》暖身。

    將近八十歲的鄭清茂老師,他以三年的時間,一有空閒,就對著電腦搜索枯腸,以最典雅、合宜、簡潔的字句忠實地迻譯原文的意趣。《平家物語》是一部戰爭題材的歷史小說,塑造了許多廣被傳頌的武士典型。《平家物語》在日本文學史上與《源氏物語》並列為二大物語經典,一文一武,菊花與劍,影響極為深遠。清茂老師的翻譯中又附帶著詳盡的註解,使這本重要的經典,呈現出豐富的意涵。《平家物語》於2014年出版,應當是目前中文譯本中,最精緻與典雅的作品。

    謙和的鄭清茂老師翻譯《平家物語》,能從文體、文化與哲學面,別出心裁,有細膩的案頭功夫。書中敘述平安朝末期,平家與源氏逐鹿天下,享盡榮華之際,泰極否生,一門大小先後被殲滅的淒惋過程。清茂老師說:「這本書揭示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理;業因果報,人情義理,盡在其中。」顯然翻譯中所體悟的思考,還有待讀者更用心去閱讀與體會。

    珍貴的影片出自第七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研討會開幕演講,地點在北一女。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