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條碼 即日起海科館暖心登場

台灣好報/彭姿穎/基隆 2023.02.23 19:34
新聞圖片 【記者 彭姿穎/基隆 報導】一支鉤針能夠為地球的環境議題盡什麼樣的心力!來自不同國家與不同城市的人於2021年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邀約下,針對全球關心的氣候變遷問題,以各地每日晴雨狀況為觀察目標,並以鉤針紀錄方式一針一線鉤織出氣候巾(weather scarf),不間斷觀察與鉤織經過365天後,透過作品可以看到參與者所屬每個城市年度的天氣,這些首度展現每個國家與城市天氣織就而出的晴雨巾,經挑選具有代表性的15條,即日起在潮境智能海洋館展出。

海科館指出,2021年邀約有美國西雅圖、紐約、日本福井、紐西蘭羅托魯雅及台灣花蓮石梯坪、壽豐、基隆、新店、板橋、台南、屏東等地對於關心全球氣候變遷有興趣的人士,共同以一天一排線,一色一氣象的方式,完整記錄一整年天氣並鉤織出如條碼般獨一無二的城市晴雨巾,雖受疫情影響經一年後收集的完成作品有21條,再從各城市寄達的作品中挑選出具代表性的15條進行展示,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能吸引各多人關注全球變遷的議題。

這些實體展示於潮境智能海洋館1樓的晴雨巾,參與的對象除了有海科館織女志工參與外,也有來自紐西蘭和台灣的姊妹檔,花蓮的祖孫三代,以及有母女攜手合作紀錄的晴雨巾等,透過每件展陳作品的QRcode,可以看到參與者完成作品的過程及心得,其中一件作品完成後成員已不在人世,如同氣候變遷與無常。

來自台南西門國小的老師邱馨慧分享有人看到她在為天氣織毛線,曾問為何不用畫的就好?她回答一天天累積色彩,心心念念觀察天氣與環境,透過毛線帶給她心靈療癒感和成就感以及對環境的省思,這覺察及手作比畫在紙上揮灑彩虹讓她內心對環境議題的觸動更強烈!逐漸地她的學生也開始跟著她一起關心天氣。

身在台灣屏東的鄧怡齡提到,「這幾年疫情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剛接到這計畫時,就覺得別具意義,毛線溫暖的特性是安慰也是連結,在世界各地像無形的網絡串連在一起,藉此也剛好記錄到百年旱災,也才發現南部的霧霾嚴重,恐怕佔據了一半的陰天,氣候異常真是令人憂心,「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條碼」,這展題很貼切也很喜歡!」

另外,祖孫三人檔外婆張珊瑚、媽媽于肖慈、孩子劉世恩分享這一條晴雨巾並不好織,因為肖慈(媽媽)異想天開的用超級毛的藍毛線代表晴天,鬆緊程度跟其他毛線不一,但很開心一家人一起完成了任務。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也提到,幾乎所有參與者都同意在開始織晴雨巾之前,從來沒有這麼注意居住城市每天的氣候變化,其實這也是透過記錄氣候的公民科學活動,其中參與這活動的日本若狹高中和暖暖高中的學生在海科館的媒合下,也以晴雨巾互贈與交換,讓彼此可以了解在各自所屬的城市所觀察到的氣候結果。

「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條碼」網路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view/nmmst-gws/%E9%A6%96%E9%A0%81?fbclid=IwAR0iIHuzKAB-0syXMTazcCMxZv3ZBatRRYh7ZyuzKU-KI8XsRR08y2LM_KQ

圖一:「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條碼」海科館暖心登場。
圖二:基隆市暖暖高中教務主任呂春森(左),日本福井縣若狹高校職涯規劃中心主任小坂康之(右)與海科館館長陳素芬(中)一塊參與這場活動。
圖三:日本若狹高中和暖暖高中的學生在海科館的媒合下,以晴雨巾互贈與交換,讓彼此可以了解在各自所屬的城市所觀察到的氣候結果。(記者彭姿穎翻攝)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更多新聞】

  • 《悲情城市》33週年4K數位版特映會 陳其邁賴清德出席
  • 乙級證照考取高通過率 大葉大學餐旅系烘焙學程成績亮眼
  • 《守住台灣》二二八草地音樂會 2/25高美館草坡登場!
  •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