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成大斗六分院精神科魏士郁醫師引導心理治療

台灣好報/劉春生/雲林 2023.02.21 21:20
新聞圖片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知名網紅去年底於募資平台推出諮商筆記之線上課程後,心理治療一時成為新聞媒體的熱門話題。儘管該網紅自訴其出發點為「鼓勵大家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師」,但因心理諮商屬於醫療行為,在未持有相關證照或專業背景下的授課引發各界疑慮,最終自募資平台撤案。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魏士郁醫師表示,依現行制度,治療師可以是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實務上則會先經由精神科醫師診斷,再轉介心理師評估與治療。然而,這種轉介不一定只能由醫師單方面決定,隨著心理治療的普及,以及坊間眾多心理諮商所的設立,愈來愈多民眾開始主動尋求諮商。

魏士郁醫師表示,至於選擇心理治療,可以從治療師端與個案端來分別探討,從個案端來看,最直接的感受是治療師的態度,除了受到雙方個性影響外,也常取決於心理治療的模式。例如,治療師若採用認知行為治療,雙方的關係就像是教練與選手間的指導,治療師的話比較多,甚至還會有回家作業;若採用精神動力取向的心理治療,雙方關係就像是不同階段的母親在陪伴個案,治療師的話可能偏少,甚至會陷入沉默而令雙方都感受到壓力。

魏士郁醫師指出,心理治療包含接納與改變,在改變的過程中必然會感受到壓力;因此,治療師在選擇心理治療模式時,通常會考慮個案心理的承受能力,與對內在的覺察能力。此外,有些心理治療模式特別適合特定診斷,如:認知行為治療適合畏懼症、強迫症與情緒疾患;辯證行為治療適合反覆自傷;動機式晤談適合物質成癮。這是先經過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的好處。雖然各類心理治療模式並沒有限定於特定疾病診斷,但是,先進行診斷,還可以讓潛在的嚴重精神疾病(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重度憂鬱症)或高風險狀態(如自傷、傷人、物質成癮、器質性疾患)得到及時的治療。

在現代高壓社會,人人都可能碰上心理困擾,只是嚴重程度不一;魏士郁醫師指出,也非只有「病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有時非是祛病而是「強心」的概念,想要更了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也可以透過會談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圖說:如何選擇心理治療,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魏士郁醫師來解答。(記者劉春生攝)


【更多新聞】

  • 許心華深入骨髓的花波專業散發出洋溢熱情
  • 越偏鄉越需醫療資源主動介入 北港媽祖醫院走入社區義診
  • 馬上報名機車駕訓班 有機會抽中萬元禮券
  •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