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於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
國美館指出,今(17)日下午首度公開亮相,現場發表展出作品的一比一試組裝。本屆展覽透過在臺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馴服環境帶來多元的建築風貌。目的在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對話,重新向鄉村學習。
館長廖仁義表示,特別恭喜東海建築所帶領的策展團隊,參展計畫不但具有文化展示意義,更具教育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分享,包含委員與團隊間的對話,都讓最後的成果更具體而準確。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與評審委員吳光庭不約而同指出,1923年柯比意《邁向(新)建築》出版,中間經歷80年代建築在地化的重大改變,到現今2023年一百年間,可以看見台灣建築有股力量,能夠在跨六個氣候帶的地形中,展現與氣候、構築方式、地景很有趣的未完成狀態。
吳光庭也回應:「此次團隊展開的田野調查,所呈現在地知識與智慧,就是傳承力量的來源,想像也在實驗性的素材中獲得啟蒙,青年學生的能力已具國際水準的呈現,更是本次展演的亮點。」
最後,由策展人曾瑋總結本次策劃強調價值說,企圖拋棄後殖民、全球化與後現代的論述方式,從教台灣育紮根,從「from garden to field」的角度,除了展現建築的生猛與柔軟,使有機物與無機物成為共生體,也隨著這些不確定性不斷演化,變成一種重新閱讀台灣建築的機會。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的策畫呼應第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