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家嘯 報導
外幣保單買氣持續劇降。根據金管會統計,去(2022)年前11月外幣保單無論幣別或險種,銷售狀況都較前(2021)年同期衰退,創下近4年來首見現象,再次突顯升息加上新台幣貶值引發的效應。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去年1~11月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124.88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大減36%;澳幣保單只賣了1.8億澳元,下降23%;人民幣保單保費僅2.41億人民幣,更是「腰斬」53%。
就險種來看,去年1~11月美元投資型保單銷售37.78億美元,年衰59%;傳統型87.1億美元,小幅下滑14%。整體來看,美元傳統型銷售前3名為南山人壽、台灣人壽及新光人壽;美元投資型則是國泰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及富邦人壽。
在澳幣方面,投資型商品去年1~11月賣1.13億澳元,減幅32%;澳幣傳統型0.67億澳元,則略降1%。投資型前3名依序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與安達人壽;傳統型則是新光人壽、中國人壽與富邦人壽。
而人民幣投資型保險去年1~11月銷售2.19億人民幣,暴跌54%,前3名業者為安聯人壽、安達人壽及法國巴黎人壽;人民幣傳統型為0.22億人民幣,萎縮31%,前3名是保誠人壽、中國人壽與富邦人壽。金管會表示,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使得投資型保單較難獲得消費者青睞,美元傳統保單部分,也是因聯準會持續升息,以致美元走強,使民眾購買意願滑落。
金管會提到,截至去年11月底,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54.61%,相較前年同期的57.29%,小幅降低。以投資型保單來說,有些公司為平衡商品結構,減少賣投資型美元保單,改推美元利變商品。
整體而言,壽險業去年1~11月底,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3,926.15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1,217.88億元、占比約31%;傳統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2,708.27億元、占比約69%。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