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現今無人機戰術需求與趨勢,台灣軍方具備多少?(上)

品觀點/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研究所碩士 周宇平 2023.02.13 10:58

烏俄戰爭迄今已近一年,雙方現有武器幾乎耗盡,烏克蘭有歐美支援武器系統,目前看來尚算有撐,但因戰火在其境內各處漫延,損失可謂極為慘重,而俄羅斯在這一年中,幾乎也耗盡各式武器彈藥,現也面臨飛彈、戰機、坦克等裝備短缺問題,尤其諾大的國土範圍,若欲持續支持戰事,勢必要親俄國家支援或調集遍佈遠東地區的防禦部隊,且適值寒冬,雙方在戰事上仍維持一定強度,短期內恐無停戰機會。

烏俄戰爭在中期開始,不少無人機即開始出現在戰場,也頗有戰功,不僅出現

投彈式多軸無人機、自殺式攻擊無人機,也讓美軍發展的遊蕩彈藥彈簧刀初試啼聲,且一鳴驚人;而東亞地區也不寧靜,去年年底,北韓派遣5架不明型號的無人機進入南韓領空,據說還一度飛越首爾上空偵查,南韓空軍雖派出多型戰機試圖擊落,卻因種種因素無法擊中,甚至最後還有戰機因機件問題不幸墜毀。顯見為避免派遣高價戰機受到防空武器的反擊下,使用無人機攻擊是一個節約成本且可減少飛行員傷亡的合宜選項,也仍然可以發揮不錯的打擊效果。

近期美國本土也發現中共的高空氣球,在美方的調查下疑似有情蒐軍事頻段等功能,美方在種種考量下派戰機發射飛彈擊毀蒐證,距離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岸擊落中國偵察氣球還不到一週,美國這二天又在阿拉斯加上空擊落另一高空物體,據判斷是因為與中共解放軍的航空航太計畫有關聯,美方並指控,中國軍方利用高空氣球進行情報和偵察活動的行為,已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所以採取擊落的作為,並蒐集氣球殘骸進行分析是否為情蒐設備,但這是否藉科研計畫轉移美方與中國商談外債的焦點,其實頗有可能,若真如此,代表中國在情蒐的手段上,實在是用盡心機,也讓人難以察覺。

無人機/艦戰術已是大勢所趨,應速成立專責單位應處

無人機發展早期並未受到各國重視,反在民間較為積極,早期美國軍方發展及運用以大型高空無人機見長,筆者在2009年赴美參加愛國者飛彈系統專案會議時就住在麻州Hanscom 空軍基地,就曾經看到美國軍官在基地以衛星系統遙控位於阿富汗的無人機參與作戰任務;以色列則發展中型無人攻擊機(如Harpy)較為世界所知,而中共顯在無人機部分早已洞燭先機,各航展除一般傳統武器系統外,幾乎都可以看到各航太部門積極開發偵打一體的中/大型無人機,且已經配列戰備部隊,協助執行軍事偵察或作戰任務,且可長時間滯空,以減少人力負擔與戰機耗損等問題。近期在美國發現的高空氣球,其執行任務恐已經長達數年,不論其為科研或軍事需求,足可見其精心思慮,多國領空或早已飄過幾次,這還只是空中,水面下呢?等到發現時,又不知是多久以後的事了。

台灣無人機發展均以中科院航空所為主,早期研發服役後撥交海軍的中翔機(現應為銳鳶)、後來開發小型陸軍部隊使用的紅雀無人機、未來可能撥交尚在研發測試階段的大型騰雲無人機,已經量產服役的反輻射攻擊無人機(劍翔),現在還要支援空軍高教機研發測試,預計二年後還要接裝向美採購的4架MQ-9B無人機,空軍去年已選派赴美受訓人員,預計2025年MQ-9B交機抵台,形成戰力,在在也都顯示無人機戰力的軍事任務需求成長急速且整合需求迫切;但這僅僅是空用,潛艦、戰艦從研發到量產動輒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台幣,要形成戰力時程更久,還要遴選數十到數百的人員訓練、操作,無人艦艇的規劃應該也該是選項之一了,再思考遠一點,若現在就有此類威脅發生,該如何處置?標準作業程序為何?軍方或該借鏡烏俄戰爭現況,結合對岸軍事現代化的問題,迅速調整戰略思維,修訂戰術戰法,甚至或該成立整合性的跨軍種聯合監偵與打擊部隊,畢竟無人機/艦/車等系統現今發展,已經有太多系統拜科技進步所賜,許多的不可能已成為可能,再靠人力去執行任務,並不適合。

新聞圖片

筆者多年前參訪國防展,並與曾經共同開發的中科院劍翔機合影

集中資源整合需求開發,優化專案管制與產品能力

但無論是空中還是海上,軍方未來如何區分空層與任務是必要的考量,權責與指揮管制單位也應該整合,例如大型無人機可以納入空軍作戰體系的指揮管制,中型無人攻擊機執行偵查/作戰任務,其訓練與反制能力都需要有專責單位執行,也應該納入整體的軍方情報與作戰體系,在筆者角度看來,空中情資或許已具備三軍分享功能,但三軍各軍團級的作戰中心尚未具備日/夜間即時戰場情資與視訊的能力,也應該是該補足的一塊需求。而軍方似乎仍然依賴傳統情傳資訊至作戰中心通報,現今並不具備戰場即時影音回傳功能,且此類無人機飛行距離應涵蓋作戰區範圍的航程(約150-200公里平方),制空時間應達10小時以上,具備雷射標定/光學/紅外線功能模組,甚至通信中繼能力,最好還能垂直起降,應具備主被動抗干擾機制,避免跑道需求限制。雖說軍用無人機已經成立國家隊聯合開發,但端看相關初步規格,

軍方各需求單位提出的需求條件似乎並未採高標準,顯見採購經驗缺乏,且看來是由使用單位提出,為執行單一任務而設定,並未整合各型無人機多功能需求,對產品妥善率、機體飛操強度需求、自動飛行穩定系統、影音情報傳輸資安、各階段後勤維保、全壽期管理、天候強度因素等,也並無多想,目前國內居多廠商都採用被動方式控制飛行,應採用主動方式自主飛行,同時透過區塊鏈加密可以進行群飛或低飛任務。但軍方高層應該要清楚,上述研發機種之廠商開發能力在初期研發就應該經過實機操作驗證,獲得後執行作戰任務已是必然,現在的配套措施早就該完成,如何在現有基礎下優化再優化,例如職司戰場監偵之目獲型無人機,除回傳作戰單位外,即時影音是否可以同時上傳上級單位,或同時擔任通信中繼任務,可使通信方式多元化,也讓各級指揮中心瞭解戰場現況,或可減少開發機種且多功能化應是考量的條件,甚至思考超越現行無人機偵攻戰力,超越世界標準,殊值深思。

新聞圖片

美國V-Bat128無人機,具備垂直起降能力,並能在起飛後於空中轉換飛行姿態,以定翼式無人機的方式飛行,兼具旋翼機的便利性與定翼機的飛行性能。 圖/Martin UAV公司

台灣軍方因應中共無人機威脅時曾於2021年3月表示,無人機依機型、航高、航程與重量區分為5類。第1、2類的無人機多為小型商用遙控無人機,可經簡易改裝具備掛載各類爆炸的能力;第3、4、5類為中、大型無人機,可視為一般飛機目標,通常為軍規等級,可執行大型觀測與攻擊任務。但軍方並未多予著墨在軍方的偵測與反制能力,依常理判斷,大型無人機應可比照飛機類目標偵測、納管並處置,但面對中小型無人機,由於其雷達反射截面積極小,通常小於0.1平方米,先期偵測到就有極高困難度,更遑論後續的處置能力。軍方應練兵在即,諸如中科院的劍翔攻擊機,中共也有類似的仿製型號ASN-301反輻射無人機,曾於阿布達比航展出現,目前已經裝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但中共軍方無人機種類太多,現也配合各式戰機頻繁出現在台海周邊空域,為掌握各式雷達偵獲能力,畢竟要能看到才能掌握,並做後續處理,建議軍方應該規劃各型無人機的偵獲能力測試,逐漸建立各型雷達對不同大小、高度、距離的偵獲與鎖定能力,建立完整的資料庫,依據威脅程度,研擬合宜的反制作為,並配合修訂國軍的防空戰備警戒姿態及處置程序。

另外,無人機操作人力的訓練也是當務之急,其實早期國軍當初在三軍部隊都有編制有靶機勤務隊,也就是亞音速的無人靶機供各級部隊演訓時使用,飛行半徑可達百公里,但當時在精實案政策下裁撤,具高度保密性與危險性的靶勤任務淪為委商執行,軍方自此開始喪失無人機操作經驗,成為遺珠之憾,時隔近二十年,現應僅存中科院與海軍具備大型無人機操作能量,陸軍也只具備小型短程無人機操作能力,同時僅是單機操作的簡易模式,尚不具備多機聯網等高階技術經驗,這些年來自製無人機的路走的的確艱辛,迄今若要同時發展各型機種就應結合民間力量,而非全部責成中科院開發,但國內科研雖具一定水準,惟高階技術仍待從國際間取得,軍方應站在整體國防規劃併同作戰單位需求的角度,逐年上調所需的技術能力並嚴格要求無人機的標準與多重功/性能,使其真正能達到軍需標準,可全天候執行多種作戰任務,減少有人戰機的嚴重負荷,畢竟,在不遠的一天,無人機將會取代有人戰機,隨著科技進步,長時間、高高度、抗高G力等任務條件,人力終將無法全數勝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