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會呈現何種樣貌?如何化抽象的理念為具象的展示空間?不知從何下手。我恰值籌備「世界宗教博物館」(新北市永和「比漾廣場」樓上六、七樓),不如現身說法舉個案例説說吧!(圖/取自網路)
作者/林明美
最近有朋友想要舉辦他們收藏文物的展覽,但因從來沒接觸過展覽,一則不知從何下手,再則擔心無法適當的展現這些難得的收藏品。問起我這位在博物館工作多年的老兵,因而引發想聊聊這話題的動機。
怎麼「看」展覽?
一般人多數認為展覽似乎是將物件擺得美,掛得好,聚光燈一照,再加上一些文案美編及簡單的物件說明,就是不錯的展覽。而在這種情境下,對觀者而言,通常也可能覺得滿意。
真的是這樣嗎?也對,也不對!
對的是,或許觀眾覺得展場燈光美、氣氛佳就夠了。不對的是,缺少再「詮釋」的「敘事線」,因而缺少邏輯與故事性,可能導致內涵不足。
舉個案例説說吧!
「宗博館」常設展「華嚴世界」的再詮釋案例
個人在靈鷲山心道法師創辦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以下簡稱宗博館)服務期間,恰值籌備期,萬事起頭難,其實大家都不知道未來展覽會呈現何種樣貌,只知道法師強調要呈現佛教中代表最圓滿境界的「華嚴世界」。但是如何化抽象的理念為具象的展示空間,卻毫無頭緒。
當時正逢台灣幾座國立博物館興建時期,可以說是台灣博物館界引進國外設計公司、展示製作商的啟蒙階段,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最早期成立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漢寶徳先生,引領風氣下促成的。
因緣際會,法師也找了其中一家來台合作的英國展示公司,進行宗博館的常設展覽規劃設計。可惜英國公司缺少跨文化、跨宗教的合作經驗,雖有著名的比較宗教學者擔任顧問,也無法適當的「詮釋」內容與設計。
「詮釋」(interpretation)是啥意思?法師不是已經說明了他想展示的目標,依照他的想法做去就是了,還要怎麼「詮釋」?怎樣才叫做對的「詮釋」呢?
詮釋,是展覽的靈魂
諸君,這下可進入深度討論了。一項展覽,無論預算多寡,如何能正確地呈現主題,又能讓觀眾像閱讀一本文學名著一般,觀賞後深受啟發?這可真要看「詮釋」的功力了。也就是說,在原來想表達的具體,但缺乏「敘事性」的主題中,抽絲剝繭,尋找切入敘事重點後,連結成有邏輯、有知識、有想像、有趣味的故事,再將之從平面轉為立面,甚至三度空間、虛擬情境等。
而追加這些展示技術與手法的目的,事實上,就是在強化展示,加強「敘事」感受效果。
有一位博物館界的資深前輩,曾經說過:「如果只是把一本書的內容,依照原書的架構,四平八穩的展出,那看書就好了,還要花錢辦展覽幹嘛?」。
一次不成功的經驗
與英國公司解約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對於法師要求的展示內容無法深入,僅憑法師片語隻字:「華嚴世界是什麼呢?在華嚴世界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其體用相,融而不二,也就是一與多可以等同。」,法師很親切的又說:「打個比方,一滴海水是海洋的一部分,同時也就是海洋。」。法師舉例說明法界中各現象,也是各體相用間,融而不二的相互關係。
英國設計公司以他們西方文化的理解聽聞,結果設計出一間如萬花筒般,多面折射的鏡屋,四面都是海水,水滴緩緩地落入海中,消逝於廣大海洋。美則美矣,卻沒有觸到核心內涵。
所謂「華嚴世界」,是根源於華嚴經中所說:「華藏世界所有塵,一塵中見法界」,也就是說,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智慧的世界,其中所呈現的一切,都互相依存。而全宇宙法界,就是華嚴世界,是一個包容萬有的廣大佛國,是無量無邊、無有邊際的圓滿無礙世界,這也就是「一即一切」說法的緣由。
英國公司的設計方案,直接摘取法師的說明做為設計內容,缺少再進一步研究了解的過程,因而無法做出適當的詮釋及展示再發想。
後果如何?如同幾位瞎眼的人摸著象腿、象鼻,分別以為大象就是柱狀、管狀的情形相似,自然是快快解約,另尋高明了。
一次成功的詮釋
很幸運的,明查暗訪,千里尋諸葛亮,終於找到位在紐約,聞名全世界的RAA( Ralph Appelbaum Associates)展示設計公司,並簽約開展後續工作。
公司負責人奧若夫(Ralph)是美籍猶太人,有多元文化的展覽設計經驗,包括在華盛頓特區紀念猶太人在二戰中,經歷史無前例大屠殺的「浩劫博物館」(Holocaust Museum)、強調美國憲法自由精神的「新聞博物館」(Newseum)等極為成功的博物館。可惜「新聞博物館」風光多年後,在龐大營運成本壓力下,於2019年結束營業,賣給知名私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國際著名展示設計師美籍猶太裔奧若夫先生(Ralph Appelbaum)。(圖/取自網路)
奧若夫先生確實是個卓越的展示設計師,在多次訪談法師,嘗試了解「華嚴世界」的內涵及法師想要表達的重點後,第一次提案就獲得通過,成為今日宗博館的常設展,雖開放長達20年,卻仍能深深感動參觀觀眾。
他是如何詮釋,又如何設計「華嚴世界」呢?
宗博館「華嚴世界」巨大圓球體。(圖/取自網路)
他的切入角度是,宇宙原是一片混沌,後孕育了生命,誕生了人類(大銀幕的宇宙創世廳)。無論哪一種族群,都必須歷經生、老、病、死的轉換、閱歷、疑惑、情感,各族群雖有不同宗教,但其儀式禮俗為生命各階段帶來撫慰(生命之旅廳)。人們因此學習靈修,進而獲得覺醒(靈修學習區、生命覺醒區),才能到達圓滿無礙的「華嚴世界」(圓形球體劇場)。
這項詮釋理念獲得法師及大多數同仁的認同。他同時提出以直徑長達八米,高高懸掛在展廳尾端的圓型劇場象徵「華嚴世界」的構想,「遠處」代表追求的夢想,「圓形球體」象徵「圓滿」的「華嚴世界」。
宗博館「生命之旅廳」。(圖/取自網路)
而在抵達「華嚴世界」前的生命旅程,也就是觀眾觀賞完「宇宙創世廳」影片後,踏入豎立著代表打破球體的數個巨型圓弧片,象徵「破碎」、「不圓滿」的生命之旅,觀眾依序體驗這些生命旅程後,獲得覺醒,才能進入碎片已拼為圓形的「華嚴世界」球體中。
經過20年,這項「詮釋」仍然可以說是成功的,清楚明瞭的說明了深奧難解的佛
法議題,也成功的引發參觀者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思考。
宗博館「金色大廳」展廳。(圖/取自網路)
同時,奧若夫先生也善於利用空間與動線說故事。在他的倡議下,將原先平凡無奇的兩個樓層,打造出兩處挑高的空間,不僅可以放下圓球體直徑8米的華嚴世界,做出超高的「金色大廳」,也讓觀眾在兩個樓層間忽上忽下,產生出乎意料之外的動線趣味。
宗博館「朝聖步道」。(圖/取自網路)
另外,他也能妥善地利用畸零空間,化劣勢為優勢。比如建築結構柱間長廊,一般都是作為消防通道或倉庫使用,他反而設計成與朝聖者同行的「朝聖步道」,利用狹長的空間,形成與外界俗世隔絕,幽暗神聖的氛圍。
我個人之後在博物館所規劃的許多展覽或活動,深受前述兩次經驗的影響,總不忘「敘事」,也喜歡在空間動腦創造趣味,使得在博物館的工作充滿了趣味,樂此不疲。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