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電費調漲 午後雷陣雨 開箱

9成癌友罹患「癌因性疲憊症」!善用疲憊量尺,別錯過治療黃金期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3.01.31 09:00

癌症時鐘年年撥快,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一名國人罹癌。而我國每四個家庭當中,就有一個家庭遭遇癌症風暴,考慮到幾乎所有癌友都是首次面對,內心充滿無助感,甚至出現「癌因性疲憊」。有鑑於此,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別編撰手冊《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並時常更新再版,日前最新版本首次加入「癌因性疲憊症」新章節:伴癌友與家屬安心抗癌。

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別編撰手冊《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並時常更新再版,日前最新版本首次加入「癌因性疲憊症」新章節:伴癌友與家屬安心抗癌。(圖片提供/癌症希望基金會)

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別編撰手冊《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並時常更新再版,日前最新版本首次加入「癌因性疲憊症」新章節:伴癌友與家屬安心抗癌。(圖片提供/癌症希望基金會)

抗癌過程中,化學治療是多數癌友的必經之路,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編撰手冊《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並時常更新再版,日前最新版本首次加入「癌因性疲憊症」新章節:教大家認識什麼是「癌因性疲憊症」?透過詳述化療的一切,陪伴癌友及家屬有信心、安心的邁向康復之路。

癌症希望基金會編列多種不同癌症的衛教手冊,其中一本,《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由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蕭吉晃,擔任審稿顧問,並邀請插畫家幾米繪製溫暖插畫,希望病友能勇敢而堅定的持續下去。

面對化療衝擊,基金會編撰手冊傳遞正確資訊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台灣癌症治療的5年相對存活率約60%,落後先進國家的69%,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這並非台灣的醫療藥物與治療觀念不如先進國家,可能原因包括我國病友較常在晚期才發現,可治療的比率相對偏低;病人未接受正統治療的比率偏高;各大醫院間對癌症標準治療並無一致的醫療共識…等等。

化學治療是多數癌症的標準療程之一,絕大多數癌友都會面臨化療的衝擊,《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從介紹化療如何殺死癌細胞、怎麼治療、治療時所產生的副作用及如何面對,讓病人與家屬做好萬全的心理建設,進而更能坦然的接受與面對疾病,謀求更高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最新版本 首次納入:什麼是「癌因性疲憊症」

《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自2016年底出版後,持續就內容進行再版,更新最新資訊,去年底最新版本中,首次放入全新章節:什麼是「癌因性疲憊症」?內文指出,若感受到無法藉由休息改善的累,就是癌因性疲憊,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網絡(NCCN)的制式定義:

1.與癌症或治療相關。

2.疲憊與活動量不成比例。

3.持續感到不舒適。

4.已影響正常生活。

 

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謝瑞坤在接受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 TV「癌症希望頻道」訪問時表示,低於4分的輕度疲憊,可透過運動、營養飲食、睡眠衛生等「非藥物治療」來因應或預防,4分以上的中重度疲憊,根據《癌因性疲憊症臨床治療指引》,便建議同時加上藥物治療,包括精神刺激藥物、類固醇、中藥,以及已取得我國TFDA藥證的黃耆多醣注射劑。

善用「疲憊量尺」,遇中、重度疲憊應主動諮詢

《希望之路-面對化學治療》內文指出,台灣超過9成癌友飽受疲憊困擾,當中,高達1/4已達中、重度疲憊程度,可能已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是癌症治療,可善用「疲憊量尺」來自我評估,若已達中、重度疲憊,應主動跟醫療團隊說出自身疲憊的感受,爭取治療期間最佳的生活品質,以及較好的身體狀態,進而更順利的完成癌症治療療程。

癌症希望基金會指出,期盼透過傳遞正確知識與資訊,使病患不致誤信偏方而選擇錯誤的療法,錯過寶貴的治療黃金期;如果想索取《希望之路》系列手冊,可以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台北、台中、高雄希望小站免費索取。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90955

蕃新聞推薦影片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

社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