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四肢瘦瘦小腹很大! 「腹愁者」體型=罹患5大病風險高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3.01.25 02:00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如果你也是體型看起來不算胖,四肢瘦瘦的,唯獨小腹卻很大的「腹愁者」體型,要當心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常見不少人明明已經拼命運動了,肚子的肉還是難以消滅,此時得要注意的不是單純外表肥胖問題,而是要當心內臟脂肪過多,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都會比一般人還要高。

提到健康的體態,一般人大多會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方式,卻輕忽了腰圍管理,腰圍超標其實也是健康風險重要的一大指標,因為單靠BMI指數是無法完全反應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

潘富子指出,根據2017到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指出,國人19歲以上民眾超過5成有腰圍過大的情形。而內臟脂肪最容易觀察的症狀就是腰圍大小,內臟脂肪過多會導致腹部肥胖,腰圍也會跟著增加,當內臟脂肪活性大,會釋出游離脂肪酸,導致胰島素阻抗,就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其他各種代謝性疾病的機會。

衛福部過去就指出,研究調查若內臟脂肪過多,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民眾的1.44及1.56倍。

潘富子表示,若腰圍超過標準尺寸(男性標準腰圍應<90cm,約35吋、女性標準腰圍應<80cm,約31吋),同時可能有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以上五項因子,只要符合三項以上就已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員了,在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都會比一般人還要高。

如何減少內臟脂肪?潘富子強調,一般人大多來自飲食不正常,偏愛吃油炸食物、高糖食物或有喝酒習慣等,全易導致內臟脂肪的增加;若飲食習慣不改變,就算是運動量再大,降低內臟脂肪還是很有限。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沒任何慢性病史卻心肌梗塞倒地! 49歲的他其實犯了「最大地雷」

過年乾杯要三思! 他愛「一周喝五天」竟把自己喝到罹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