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智慧科技氣象預先知 做好農業決策零損失

匯流新聞網/王 佐銘 2023.01.19 04:34

image2 5 1

▲團隊「天氣探長」、「心在雲海家鄉」在「2022第五屆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盼透過智慧農業系統的輔助,改善茶農無法預知氣候變化的問題。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王佐銘、胡照鑫、程子奕、劉宇軒、尹佳嵐、許哲綱、張夢珊、李文成、李盛雯/新竹報導

台灣因為高品質的茶葉而聞名世界,歷史可溯源到至少100多年前,從茶種、茶藝、茶文化等處處都是奧秘。只是近年來全球氣候的劇烈變遷,台灣出現嚴重乾旱又遭暴雨侵襲,讓茶農難以管理、身心俱疲。「2022第五屆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兩組團隊「天氣探長」、「心在雲海家鄉」皆期盼透過微型氣象站打造智慧農業系統,協助茶農預知氣候變化,以抓住農務決策、避災的黃金時期。

阿里山是台灣最有名的茶區之一,近幾年因氣候變遷,導致植物生理混亂,嚴重影響茶葉供應。今年雨量明顯減少、氣溫降低,團隊「天氣探長」發現阿里山冬茶花芽長得特別多,代表冬季茶芽生長不均,茶樹跳過生芽階段,直接分化為花芽,進入開花、走完生命周期。沒有茶芽就無法製成茶葉,使茶農血本無歸。若要利用氣候資訊進一步管理,現有的山區氣象站少,中央氣象局所提供資訊僅是以一般大眾防災為目的的大範圍、片段式資訊,也無法滿足專屬農事上管理決策整合的需求。

image3 2

▲「天氣探長」團隊在阿里山茶園建置微氣象站。

對此,團隊結合監測與預報,發展「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聯合觀測暨支援決策平台」,希望透過分析氣象預報與數值觀測,執行智慧化農事決策,幫助茶農減少勞力成本。面對天氣逆境,團隊運用「高解析天氣預報模式」與「雷達降雨演算法」,提供農田未來90分鐘降雨預警,並預測未來3至90天的氣象資訊與數據,以進一步規劃在最好的時機執行相對應的農務措施。

團隊開發設有轉拍相機的「智慧微氣象站」,以多角度的生長畫面定時拍攝,讓農民不到農田也能觀察到作物細微生長變化,亦能遠端觀測農工的工作狀態、減少巡田成本。而茶樹生理狀態與氣象變化交叉比對後,即能精準判斷施肥及噴藥、人力採收的黃金時期,讓每次栽種管理的決策,趨向損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image4

▲監測記錄早上露水情形,派工掃露水後採收,鞏固秋茶香氣品質。

目前團隊開發的大阿里山茶區聯合觀測網,在嘉義縣太保市已有固定據點,可提供專屬諮詢與維修服務。團隊認為,科技並非取代農友,而是讓農民的經驗加乘,專業更上層。透過長期的觀察分析比較,茶農才能掌握最新充足的資訊,讓茶事計畫立刻應對天候變化。

同樣鑑於極端天氣造成農業生產模式無法提早因應,「心在雲海家鄉」團隊構想的「山村避災數位神經系統」解決方案,則透過架設智慧農業感測器與微型氣象站,蒐集農作物生長的環境監測與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期盼農民參考後,得以提升農作物生產管理效能,並利用LINE Bot發出警訊,讓農民對極端天氣提早做出因應準備。

image5 2 1

▲團隊也因地制宜將在地的生活大小事融入聊天機器人中,讓居民可以更全面地獲得資訊。

團隊希望透過智慧農業系統,整合社區或部落農業,達到自主防災的目的。同時根據當地作物特色與地理環境,訪談長輩,蒐集在地居民對於自然觀察與作物種植的智慧,對照微型氣象站與土壤感測器所收集的資訊進行分析,並轉譯成在地居民看得懂、有感的資訊內容。

為了方便民眾即時獲取資訊,團隊特別建置了LINE Bot聊天機器人,讓民眾可依照需求自行查詢當日資料,大至日降雨量、風速、風向、溫度,小至土壤溫度、含水量、電導度等;當系統意識到數值異常或接收到災害時,主動預警推播給民眾做防災準備,讓山村居民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除此之外,團隊考慮到APP的使用黏著度,也因地制宜將在地的生活大小事融入內容中,提供農業補助申請訊息、文史故事及醫療資訊等,讓功能不僅限於防災的提醒。

image7

▲微型氣象站與土壤感測器將提供給茶農充足資訊,除了有助於農作物生長管理,也可運用到自主防災層面。

目前團隊已與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產業發展協會、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辦公處合作,盤點適合架設智慧農業感測器與微型氣象站的分布點位,並針對架設點所在的農園、周遭環境的水文、地理進行資料搜集與分析,未來將主動尋求農委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單位專家合作,讓農園生產管理、坡地防災分析等功能更加完善。

照片來源:CNEWS攝影團隊拍攝、資料畫面由天氣探長、心在雲海家鄉團隊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聯發科技智在家鄉】害怕走夜路回家?安全導覽App守護路人街道安全

【有影】線上祈福與神同行 數位光明燈虛實整合雲端平台 聯發科技「智在家鄉」助宮廟數位轉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