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綜合報導
1週急性腹瀉暴量14萬人! 諾羅病毒年前憂大爆發
只用酒精勤洗手不夠!近期諾羅病毒大爆發,衛福部疾管署指出,今年(2023)僅1月8日到1月14期間就有接近14萬人因「急性腹瀉就診」,高於2022及2021年同期,也有部份中學傳出因群群感染諾羅病毒集體送醫。疾管署特別提醒,所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手部接觸污染物再碰觸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甚至吸入嘔吐物及排泄物中的飛沫而感染諾羅病毒。
疾管署最新資料顯示,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之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會逐漸痊癒。
小於100顆就會傳染 諾羅一人得等於全家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指出,過去三年因為疫情,國人太強調「酒精洗手」,隨著諾羅病毒大爆發生,提醒國人應該逐漸養成「肥皂洗手」的習慣,諾羅病毒等無套膜的RNA病毒顆粒,無法溶於酒精而隨酒精揮發,因此一定要將「肥皂洗手」作為第一優先,成為應有的日常。
姜冠宇醫師表示,諾羅病毒在環境中極其穩定;可以抵抗冰凍、加熱至 60°C 以及氯或酒精消毒,諾羅病毒,仍會觸及大多 5 歲以下的小朋友。又因為在冬天特別活躍,被稱為「冬季嘔吐病」(Winter Vomiting Disease),而且只需要小於100顆病毒顆粒即可傳播在接觸多的家庭廠域最為難防,容易造成「一人得全家得」。
RNA病毒「無套膜」 年節聚餐應注意預防感染
桃園日康診所主治醫師歐淑娟醫師曾受訪指出,諾羅病毒屬於無套膜的RNA病毒,包括諾羅病毒與腸病毒等,都無法透過酒精、乾洗手來殺菌消毒。環境中常會接觸到的物品如果未正確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容易在家庭、學校、軍營、長照機構中造成傳染,因此要預防諾羅病毒,最重要的就是「溼洗手」。
歐淑娟醫師提醒,感染者的嘔吐物、排洩物中病毒濃度高,如果上完廁所未正確洗手又碰觸門把,或是年節期間與家人吃飯未使用公筷母匙,與感染者未戴口罩聊天,都可能經過飛沫傳染,而諾羅病毒造成的急性腹瀉,常見偏向拉稀水的鼻涕或勾芡狀。
小朋友感染易「瞬間到位」 疾管署:少吃半熟蛋肉與貝類
姜冠宇醫師指出,諾羅病毒潛伏期可長達24至48小時,有症狀可長達72小時約三天左右,但是發病四周內排便都可能仍具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一天只要水瀉超過三次,就要注意「感染性腹瀉」。尤其是4-11歲小朋友呼吸道及消化道傳染病全部『瞬間到位』,發生率提升會比成年人更快。
疾管署提醒,為防止諾羅病毒及各種病菌原體,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調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煮熟的蛋、肉類或貝類等水產品。有疑似症狀(特別是食品從業人員),應在家休息到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
小兒嚴重腸胃炎四大症狀 出現「異常抖動」快就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指出,當家中有孩子因腸胃炎在家休息時間,家長可注意4大重點。
1. 積極補充水份電解質:除了運動飲料,可至藥局購買腸胃炎適用的電解質水。
2. 飲食清淡與少量多餐:前三天嘔吐症狀會較頻繁,應以清淡好消化食物為主。
3. 注意是否有嚴重脫水:尿量明顯減少、嘴唇或口腔黏膜乾裂、哭泣時無眼淚。
4. 退燒時仍顯精神不濟:孩子在退燒後精神是否有恢復,或是只想躺著不休息。
提醒家長,如果孩子發現孩子頻繁嘔吐,完全無法進食。並有尿量明顯減少、活動力低下、嗜睡、異常哭鬧無法安撫,甚至有神經狀況如異常不自覺肢體抖動,都應立即帶孩子就醫檢查,確定是否有嚴重的腸胃炎併發症。
延伸閱讀:
年菜別放久! 細菌滋生危險溫度7-60度,醫教4招防食物中毒
噴酒精乾洗手沒用! 諾羅病毒感染暴增2倍 兒科女醫曝正確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