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年末斷捨離,用減法 Renew yourself:刪掉不用的App、極簡你的人際關係

欣傳媒/欣傳媒 2023.01.19 19:00

新聞圖片

圖片來源:unsplash

跨完年,感覺只是過了幾天特別放縱的假日,帶著親暱的另一半或是約了許久未見的三五好友,找了間可以大嗑美食的餐酒館,還有隱身在巷弄內,之前就很想去的小酒吧和居酒屋,散場以後再到可以歡唱到凌晨的KTV包廂。

疫情這幾年,多了很多可以聚會的理由;當然,也有些人開始慢慢減少外出到人多的地方,甚至調整社交人際的往來頻率,這些都是每個人的自由和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一直要到農曆年節,才比較有像是在「過年」的氣氛。

放假前,不少公司會進行大掃除及消毒,同時要求同仁記得最後一天下班前,清理茶水間冰箱裡的個人物品。這時,我們可能才驚覺,在自己的座位底下和桌面上,原來堆了這麼多的雜物。因為工作繁忙、會議較多、時不時還要加班,整年下來,真有那麼多理直氣壯的說法,來讓自己的心理稍微好過一些,才不至於太有罪惡感。不過,由於防疫政策的關係,某些同事選擇居家辦公,很久沒有進公司,結果又成了另一個拖延的完美理由。

當整理完私領域以外的雜亂後,好戲才正要開始。

年末年始,在開啟放假模式前,除了列下新一年的願望清單,對於那些早就想做,卻遲遲還沒動手整理的,其實可以試著開始實行自己的「斷、捨、離」——斷:斷絕一些你不再需要的東西;捨:捨棄多餘,或已經不合宜的物品;離:脫離你對「物」的欲求與執念——這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體悟出的一種生活態度與哲理。

藉以思考日常中,對那些不再需要的東西斷絕後,捨棄掉對你而言多餘,或者已經不合宜的東西,透過如此的減法思維,應用在生活或其他領域,脫離對物的執念或欲求,清空後留下那些,對於此時此刻的你而言,真正適合且能帶來滿足感的,無論有形或是無形,抽象或是具體的東西,再把它們慢慢加回到你的日常。

新聞圖片

圖片來源:Unsplash

刪掉它!超過半年以上沒在用的App

或許我們早就有意識到,我們的手機裡下載了海量的 App ,但實際上有很多根本沒在使用。到頭來最常在使用的還是:拍照、社交,還有聽歌跟追劇的 App,偶爾看一下公司的信箱,處理一些要即時回覆的信件;結帳時,用來累積各種點數的會員 App 也很驚人,期待點數最終能兌換到限定小禮或折現金。

因為疫情而使用率迅速成長,幾個餐點外送平台的 App,相信應該還會堅持一陣子,於此同時,電子支付的方式也用得越來越習慣,在電商 App上購買,有時候的折扣還比實體購買要來得便宜,湊個免運或滿額贈,已經成為某個消費族群的日常。

最後,幫你導航兼評價推薦,不管是找朋友還是拜訪客戶的地圖 App 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須之一。

那麼到底要如何判斷,該刪掉哪些「沒在用」的 App?其實就到「一般」>「手機容量」就能查到,哪些 App 佔掉了手機的儲存空間,或者上次使用大概是多久以前——超過半年以上沒有使用,或者版本已經沒有再更新的,立刻就該直接刪掉,這麼久沒有使用,也不用預想未來還會再用;反過來,你也能透過手機推薦清單,來檢視自己最常使用的 App 是哪些,通常清單上第九個之後的就已經沒在用了。

在美國喬治城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卡爾.紐波特所著的《深度數位大掃除》一書當中,歸納出十五個實用方法,讓你輕鬆拿回主導權,找回離線跟連線之間的平衡關係。從年假期間開始,用 30 天來試試看,因為你的生活不需要跟著上網的資費方案,保持連線吃到飽!

新聞圖片

圖片來源:Hà Nguyễn on Unsplash

放過奄奄一息的植栽,到花市走走買束鮮花

台灣的氣候狀況,要照顧植栽或一些花卉植物本來就有難度的。濕度高、冷熱南北差距甚大,冬季的高山時會飄雪,夏季有梅雨,夏秋之際不時還有數個颱風,沿海夾帶鹽分的海風肆虐,若非天生適合生長在靠海的地理環境,就不要太過強求。陽光、空氣和水,種養植物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三要素。

有些植物若買回家後,不到幾天就枯死,但這可能不完全是你的錯。園藝專家們常建議的,植物買回家以後,頭幾天需要先適應一下環境,因為跟花室培養的條件可能皆不同,包括水分、濕度或是土質的選用,加上陽光日照的時間長短。

決大部分的問題,不是澆了過多的水,就是水給得太少、過曬等。也有因為季節,外表看上去像是枯枝,但實際上植物不在生長期,或是進入到冬眠的狀態。

常聽一些不擅長照顧植栽的人,會自嘲自己是「黑手指」,不同品種的植栽照顧的方式不同,沒有辦法用同一個方式,處理所有的植物,甚至擺放的位置也許適時地調換,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替植物修剪,從根部到葉子,枯死的枝葉跟爛掉的根,一刀剪下也並非易事。

所以,放過那些已經奄奄一息的植栽,不妨到花市走走、挑幾束鮮花,適當修剪後放入水瓶,勤換水的話,大多都能維持一週左右的觀賞期,雖然短暫,但能為你的空間帶來截然不同的新意與花香。

新聞圖片

圖片來源:Unsplash

委託「整理師」幫忙,教你如何收納與整理

「整理」是 Renew 自己的第一步,也是一個很棒的儀式。很多人苦於不知該如何開始,或是從哪一個部分下手,於是「整理師」這個在日本被稱為「收納師」的職業,因應需求而誕生。

委託專業的整理師,協助你進一步改善平時的生活品質,這並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你本來就不需要獨自去面對,過度囤積、凌亂不堪的居家空間,試著想像一下,整理之後會是什麼樣的舒適光景。

台灣目前就有不少新創的品牌和清潔公司,就有推出這類的服務項目,無論你是住在北、中、南,都能夠找到適合你調性的整理師,協助你如何收納和整理,或者參考他們的影片跟線上課程,若只想要單純付費,委託他們來幫忙,在經濟許可的前提下,也是不錯的選擇(收費方式,因服務項目或需求,各家的報價也不同,可參考他們的網站):

  1. RE LIFE:是由Youtuber 末羊子跟 Blair 共同創建的品牌,除了提供到府整理的服務之外,前期也有斷捨離的溝通、配置建議,或者陪同採購跟一日搬家的服務,透過線上就能簡單諮詢。
  2. Pro360:接近線上媒合的接案平台,手先依需求分類來尋找專家,待評估後即時報價,最後再由消費者決定和挑選,想要的服務。
  3. 居家整聊室:由「整聊」延伸出的相關服務,無論是清潔、搬家的項目,或者考慮報名認證的學習課程都有。
  4. 潔客幫:從住宅空間的清潔到企業辦公室都有,每每到了換季時節,地毯、家具、床墊,或是冷氣機、洗衣機的清洗,全都包辦。
  5. HOHO:24 小時線上預約,除了清洗之外,也提供到府檢修3C產品或新品安裝的服務。從居家到辦公室,服務範圍十分全面。

新聞圖片圖片來源: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極簡化你的人際關係,關注有意義的人事物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越來越意識到人際關係的複雜,維繫的過程中,學會尊著彼此是首要的。現代人透過各種能夠更為即時的溝通軟體,看似解決任何因為延遲,可能造成的損失或傷害。

事實上,我們都深切感受到,不帶情緒的訊息文字,在職場上或對親密關係中的相處,可以造成多麼大的殺傷力,即使訊息可以收回,卻也挽回不了已經脫口而出的字眼。然而,不願表達的那種沈默,反而是最傷人的。

在人際疏離的日常中,我們可能也會想要關心別人,或者被關心,但在那之前,又會擔心自己選擇的時機是否不恰當,以及這個方式是否不容易被對方接受。越是想要與人維持和平的相處,越是考慮過多而找不到適當的距離。

更不用提當你面對令你厭惡的人事物時,究竟要順從你的心,把心裡想的都說出來,還是選擇默默忍受,同時希望下次遇見的時間,能在很久很久之後。

無論任何理由,若遇到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情況,其實就該遠離,在跳舞鍋牛寫的書《就算不能與大家和睦相處,也沒關係》,裡頭就把各種人際關係在相處上的眉角一一剖析,清空然後簡化你的人際關係,關注在有意義的人事物,我們不必當個好人,但至少要能夠當個尊重自己跟別人的人。

以「愛」為名的各種行為,往往會對人造成心理極大的負擔,在社群媒體蓬勃跟資訊氾濫的時代,我們少了學習獨處機會,或者甚至認為自己無法忍受一個人的生活。與其面對不對等的關係,不如試著簡化,維持低限度的人際往來。

《就愛斷捨離》

當你在進行「斷、捨、離」時,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要告別、要捨棄,我們不只是在整理當下,也在整理過去的回憶。或許看看2019 年底上映泰國的文藝劇情片《就愛斷捨離》,你能從中稍稍得到一些安慰。

上述的這些「整理術」,無論是自發性或是借助外部的幫忙,從最接近你生活的地方開始著手。也許是衣櫃、抽屜,慢慢擴及到你的房間區域,包含書櫃上堆放的物件。經歷一番修剪之後,你會發現多了很多「空間」,像是桌面、櫥櫃旁邊,甚至是手機的畫面跟儲存空間。

然而,完成「斷、捨、離」或是找到極簡生活的模式之後,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持之以恆:定時整理,包含你的內在心理,先從七天、十天,再到三十天,這些都是需要被培養的習慣,期待按著步驟實行後的自己,送給今年一個全新的自己:Renew yourself. 

編輯撰文 / Ryan Lin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