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為自己而活嗎?許多人為了維持親密關係,不讓感情產生裂痕,用盡全力奉獻自我,卻反而把自己的需要排除在外,維持了關係卻迷失自我。韓國精神分析專家、心理諮商師朴又蘭於《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一書中,分享個案的故事,幫助讀者界定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界線,重拾情緒主導權。以下為原書摘文:
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決定結婚的呢?
因為夫妻間的問題來到諮商室的女性之中,大多數的人都會說「丈夫曾經有某項優點、有某項過人的能力或具有某種才華」。但結婚一段時間之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卻開始變差,變得越來越疏遠,而這樣的關係就一直維持到現在。
延伸閱讀:
結婚是為了更幸福,並不是為了忍耐!他實測「分房睡」有效修復關係
我認為有件事情很需要我們重新思考,那就是丈夫的那些優點或才華,真的是我們決定和他結婚的決定性因素嗎?我希望女性們能夠好好再審視一下自己選擇與丈夫結婚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那些優點和才華,會不會其實只是想讓潛意識去作決定,我們為了推卸責任,為自己作的不在場證明之一呢?
我們之所以會選擇某人做為伴侶,有可能是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狀態下,在對身上感覺到自己缺乏的某樣東西,才會決定踏入與這個人的關係裡頭。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陷入了幻想之中,認為某人能夠補足自己心中所欠缺的東西。也就是說,決定是否要和某人步入婚姻的主要因素並不一定是表面能看見的條件。
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的問題是,假如已婚女性在丈夫身上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滿足,並為此反覆感到挫折時,就會為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事物感到痛苦,甚至因此變得不幸。除了某些性本惡或天生沒有母愛的母親之外,也有部分女性會因為無法在愛情和家庭中得到滿足,便將這些壓力施加到孩子身上。這些母親們僅因為丈夫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與需求,便以自己為家庭作了許多犧牲與奉獻為由,用有些隱晦,或是直截了當的方式向孩子們提出各種要求。
從我過往的經驗來看,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很少有女性會試著照顧自己的感受,幫助自己從這種缺乏情感支持的挫折中站起來。如果用稍微寬容一點的說法,可以說會造成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們本就是沒有愛就無法生存的生物。雖然也曾偷偷想過要透過出軌滿足被愛的感覺,但還是害怕周圍人們的指責,也不想承受隨偷情而來的罪惡感,終究無法越過那條用道德規範劃出的線。最後只能沉溺於電視劇和小說等虛構的故事中,藉此來滿足自己的幻想。將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愛,放進名為潛意識的隱密倉庫裡,欺騙自己,也欺騙孩子,把所有要求都當作是照顧家庭和孩子們的一種方式。
無論是透過書籍還是精神分析,想要進一步審視自己的潛意識,就要試著對所有在我們生命中,曾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抱持懷疑的態度,這也是學習留意自己潛意識的第一步。
我希望所有女性和妻子都能不被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給束縛住,只能不斷地思考該如何擺脫身上的枷鎖。妳生命中的他人,妳的另一半,無論那個人是誰,都不可能完全滿足妳,透過他人獲得的滿足往往只停留剎那。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變得更加聰慧,明白另一半能夠滿足自己的哪些需求,明白哪些是他人給不了我們的,同時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思考,想想自己能夠承受的底限在哪。
延伸閱讀:
為什麼茫茫人海中,只對「他」有感覺?心理導師「2關鍵」解剖愛情
蒙蔽人雙眼的愛情
不停向對方要求他給不了的東西,並為此感到挫折,就好比是踏入一場你跑我追的遊戲裡頭,停留在敗方的位置上,反覆享受著專屬於弱者的喜悅。假如不斷要求的那一方不再抱有任何期待,不再奢望那些對方給不了的東西,另一方反而會開始感到不安,甚至開始好奇起曾追著自己跑的那一方究竟想要什麼,又需要些什麼。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另一半,有的只是脆弱的我們而已。只為一個人奉獻所有,乍看之下是種完美無缺的美好愛情,但對某一個個體的全然信賴總會伴隨著各種要求,要求對方對自己的信任給予相應的補償和代價,這樣的狀況無疑是開啟了另一扇通往地獄的門,因為我們想像中關於愛情的補償與安全感,終究只存在於幻想之中,對方根本就給不了。也正因為如此,部分的女性有時會蒙住自己的雙眼,選擇不去看另一半。
我們在陷入愛河時,會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並愛上那個滿足自己幻想的幻象。就像先前所提到的,將自己的一切都寄託在幻象身上,真實世界的我和對方則被排除在愛情之外。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哪天幻象消失了,我也會跟著消失。一段愛情的萌芽不免會需要一些幻想的成分,但如果在相戀的過程中還是緊抓著這些幻想不放,就會身陷痛苦和衝突的泥沼之中,怎麼爬也爬不出來。隨著時間流逝,當初的幻想就會跟著逐漸破滅、褪色,對方真正的模樣也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這時我們通常會感受到強烈的背叛感,開始作一些無謂的掙扎。但背叛我們的其實不是對方,而是我們自己,因為那個人從一開始就一直是這個模樣。
愛情的開始或許有著相似的性質和模樣,但只有各自在愛情中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歷史,這段關係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染上獨有的色彩。抱持著「反正別人還不都是這樣過」的想法過生活,說穿了就是以怠慢的態度對自己的人生。
其中一方完全配合另一方的關係絕對不能被稱作是愛情,充其量只能說是控制與服從、支配與依賴的關係而已。反倒是那些透過爭執了解對方真實的面貌,並思考如何才能各退一步,好好維持這段關係的態度,才更接近真正的愛情。
(本文摘自/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獻給世上所有女性的情感獨立心理學/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