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老孫侃時政》得中高齡者得天下

優傳媒/ 2023.01.18 19:53

筆者奉勸中高齡者,我們經歷過太多,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應該開天眼、看凡塵,用我們的智慧決定我們的餘生。不必為了政黨賣命,因為政黨的領導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鼓動如簧之舌操弄支持者啊。(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常在一些政論節目中,聽到名嘴口沫橫飛地說「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彷彿中高齡者,因為青春不再,就被歸類為「廢物」一般,不需要爭取。

 

這種扭曲的現象,令筆者想起古代中國有所謂的「瓦罐墳」習俗。傳說瓦罐墳的起因是朝廷覺得老人無用,不能耕種也無法征戰,因此百姓將年滿60歲的老人,安排住在郊區預先蓋好的墓穴中,每日由子女送一餐飯,並在墓口加蓋一塊磚頭,當365天後,封上最後一塊磚,即便當時老人仍活著,也只能困在墓中等死。類似的習俗,在日本、韓國也有,稱為「高麗葬」。

 

唐朝時,西域使臣進貢了一個特大號的葫蘆,但使臣給皇帝出了一個難題,要唐朝大臣在不破壞葫蘆的情況下,猜出葫蘆中有幾個籽。滿朝文武手足無措,深怕猜錯會丟了天朝上國的臉面,皇帝只能貼出皇榜,徵求民間奇人異能者解圍。此時一個百姓給待在瓦罐墳裡等死的父親送飯時提起此事,老父一聽,答曰:「這有何難?常言道「西胡二籽」,那個葫蘆裡一定是兩個籽」。兒子一聽就揭了皇榜,進宮回稟皇帝,皇帝召見西域使者,當場剖開果然是兩個籽,保住了大唐的臉面與尊嚴。事後皇帝得知是等死的老人揭開了謎底,感嘆老人還是有用的,便下詔廢除了「瓦罐墳」的習俗。

 

人年紀大了真的就沒用嗎?事實絕非如此。摩西80歲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兵聖」姜子牙72歲出山拜相,85歲率軍伐紂,為周朝打下了800年的江山,亞伯拉罕100歲成萬國之父,諾亞500歲開始造方舟,造了100年,600歲時遭遇了大洪水,為人類和動物保留了生命的火種。人老了不是沒用,而是有不同的用處,甚至更大的使命。

 

隨著醫學的進步,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台灣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台灣已經留不住優秀的年輕人,去歐美追逐高薪了。過去有一位投資專家,說過一句至理名言,他說只要看看大學聯考最高分的科系是什麼,就長期投資那個行業,因為十年後那個行業擁有的是最聰明的腦袋。這個道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只怕在台灣不適用了。

 

因為台灣最聰明的腦袋,不一定留在台灣發展。長期的低薪環境,怎麼可能留得住真正的人才呢?而「戰後嬰兒潮」的人,已經逐漸成為高齡,多數已經面臨屆齡退休,我們的政府卻看不到這一部分的「勞動力」,在政治算計下,只想著製造「對立」,藉羞辱高齡者,拉攏年輕人的選票,嘴巴喊著「同島一命」,幹的卻是假「年金改革」之名,行剝奪羞辱之實的勾當。當中高齡者被民進黨糟蹋以後,誰要跟你同島一命?

 

未來的台灣選舉,必然是「得中高齡者得天下」的局面。出生率低,新增年輕選票就越來越少,中高齡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加上醫療進步壽命變長,50歲以上的選民會越來越多。誰能夠照顧中高齡者的情緒,誰能夠為中高齡者的勞動力找到出口,誰能為中高齡者的需求設想,創造對於中高齡者友善的環境,誰就是台灣未來最佳的領導者。

 

最後,筆者也要奉勸中高齡者,我們經歷過太多,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應該開天眼、看凡塵,用我們的智慧決定我們的餘生。不必為了政黨賣命,因為政黨的領導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鼓動如簧之舌操弄支持者。你越是對他忠心,他越不拿你當回事,因此我們該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展現我們選票的價值,讓政客知道,我們值得更好的對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