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玉里赤科山花海帶動觀光 用水不足難擴展

客家電視台/黃小琪 花蓮玉里 2023.01.17 12:30
花蓮玉里的赤科山,居住著一批從嘉義竹崎遷居過來的客家人,他們辛勤開墾出包括竹筍、金針與茶等各項農產業,近年更因為金針花海的美景,逐步轉型發展觀光,不過卻常因為用水不足,產生許多產業困境,甚至是搶水糾紛,客家新聞赤科山再生專題報導,帶觀眾了解花蓮赤科山的水資源難題。 玉里鎮赤科山,平均海拔高度900公尺,一甲子前就有客家移民來到山上開墾,因為金針花海盛開的美景,與富里鄉六十石山並稱花蓮「雙金」,但風光產業的背後,赤科山卻始終面臨著大自然的考驗。 去年7月乾旱,玉里出現40度以上的高溫,打破全臺紀錄,赤科山連續半個多月不下雨,社區50噸的蓄水池,只剩不到1噸的水量。 花蓮縣赤科山農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德昌:「說實在的,(居民)他已經都非常節省的用水了,如果遊客一進來的話,可能有些變成說,民生用的就會也可能都缺了。」 玉里鎮赤科山住民 潘哲雄:「(我)在這裡出生,60年第一次碰到,就是我家的水源已經停水,然後我必須去載水。」 跟著他們的腳步邊走邊砍草,在不小心還可能滑倒的情況下,艱困的爬上赤科山頂,阿眉溪的水源頭,沿路上看到一條一條大大小小的塑膠管線,打開開關還噴出水柱,這是維護水管的重要設施。 花蓮縣赤科山農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李光濱:「就是如果水進來之後,如果有沙子有沒有,如果它是有那些泥沙的話,打開之後它就把那個沙子先排掉,就不會堵住水管了。」 這些水管正是第一代客家移民所架設,從山頂到社區,布線超過2千公尺,水源不大卻相對穩定清澈。 花蓮縣赤科山農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李光濱:「他們以前都是翻山越嶺這樣子拉,拉到對面山,然後拉過去找水源,但是現在這群人年紀都很大了,他以後是爬不動了,然後這種拉水線的方式,年輕人根本不會。」 玉里鎮赤科山住民 潘哲雄:「它這個是沒有石灰質,不然的話,那個石頭都會白白的,這水質很乾淨。」 公部門在民國105年建置了山區簡易自來水工程,原本計畫把水送到社區每一戶,沒想到工程在去年因為弊案停擺,後續申請的經費又未到位,自來水工程只做了一半,民眾看得到水管卻用不到水。 玉里鎮赤科山農民 陳期泓:「那目前只有管線在這個家戶門口,但是卻沒有引管,也沒有水表,可以接到那個家戶來使用,這就是經費只出一半,現在就積極的再去尋找後續的,把它完成。」 面對不知何時,才能補上的自來水管線,民眾只能去供水點載水,或是自費另外接引管到家中,在乾旱時節分區輪流用水。 花蓮縣赤科山農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李光濱:「就是放一個桶子,然後大家在這邊接水,對啊 就是沒有進到家戶,因為水不夠,就是分區供水,就是說幾戶幾戶幾個小時這樣子送,對 用分區的這樣子在送水。」 冬天雨水較多,居民還可以儲水用水,就怕到了夏天,產季加旺季大家都沒水可用,簡易自水工程只差「一哩路」,山區居民盼著問題被看見,及早應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