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北美館 走進八十年代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大早,沒閒著,開完會,趕去北美館。
1983年開館,全台第一座直轄市美術館。
盡管後來其它城市,其它美術館相繼登場,但我必須說,台北市立美術館依舊有它極為獨特的地位。
王俊傑館長我早就認識,但畢竟我不是藝術專業,過去的認識多半停留在他是一位策展人,藝術家,犀利的評論人,但他接任館長後,確實展現治理一座首都美術館的能力與視野。
尤其在北美館要持續完成擴建的工程之際,他與同仁的努力,有目共睹。
他陪著我,從一樓展廳,一路沿階攀上三樓,從規模宏大的「狂八0」年代展,到地下一樓的兒童藝術中心,我能感受他滿滿的熱誠。
走進八十年代,我們倆太有話題可聊了。
那是我青春的年代,親眼目睹台灣政治、社會的騷動,太多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關切面,表達他/她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
許多昔日參與八十年代盛會的人,有些提早畢業,有些垂垂老矣,但有些仍在各自領域奮進中,我走在這些展間裡,轉彎就碰上我的青春,遇見我的朋友留下的足跡。
我開玩笑的對王俊傑館長說:我不能放慢腳步,不然就是一整天也走不出我的八十年代了!
在北美館前,昔日引起軒然大波的,藝術家李再鈐的那座巨大的紅星雕塑〈 低限的無限〉,如今又重新漆回紅色,重新矗立在北美館沿中山北路往北的右手邊上,如今看來,很多年輕朋友未必能感受「到底它發生過什麼事?!」
然而,當年,那可是巨大的藝術事件啊,「紅色」被強迫改為「銀色」,但台灣畢竟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威權餘緒所能控制的台灣了,藝術界、輿論界群起譁然,註解了八0年代即將撞開的大門柵欄!
自由奔放的社會活力,即將充斥於各角落。
八十年代衝撞體制的各種聲音,於今看來雖是歷史,但怎能不讓我們走過八十年代的人,仍感覺熟悉,仍感覺熱血呢!
我離開北美館時,仍頻頻回望這座引領風騷的藝術堡壘。
但下午,我還要去松菸呢!那裡,又將是另一個時代的故事起端了!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