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部 2021 年勞動人口統計,全台勞動人口約有 1,655 萬人,然而申報職業病獲得給付的勞工,一年僅有數百至一千件左右;雖然近年來個案數逐步提升,但大多數民眾對於還是「職業醫學專科」十分陌生。究竟職業醫學專科是什麼?它能為職業病患者提供哪些診療服務?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杜宗禮為你解答。
根據衛生福利部專科醫師分科,共有 23 個專科,倒數第 2 個就是職業醫學專科了。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杜宗禮指出,職業醫學專科在民國 90 年通過成立,也有很多人想說,為什麼需要成立這個專科?其實,這個專科的成立是因當時國內勞工人口已經約 1,000 萬人,且職業造成傷害疾病的案件有逐年增加趨勢,因此政府評估有其成立的必要性,且世界各國也都有類似的職業醫學專科的成立。
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該具備的 3 大核心能力
到底什麼是「職業醫學專科」?它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麼呢?「職業醫學專科」是由專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組成的醫療團隊,協助勞工預防、診斷、治療因工作引起的疾病,並前往工作場地實地考察,了解勞工的每個工作環節、製程、使用之原物料、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健康影響,並擬定出可預防的對策,以此做出更精準的診斷。
由於職業病的診斷,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花費的時間也很多,甚至可能牽扯進勞資雙方糾紛,以醫療成本效益來說相當不划算,遇上的個案短則需要 30 分鐘、長則達 3 小時以上的診療諮詢,所需花費的時間成本甚大。
杜宗禮指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都有職業醫學專科,其中 3 個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必須具備的。第一個就是要熟悉相關法規,這些法規大多與勞工權益相關;第二個是要了解職業危害;第三個就是工作能力、勞工失能、工作適性、受傷後的復工,這些部分是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最需要知道的。
2 大原則協助患者判斷是否就醫診療
由於許多職業病患者可能不確定自身疾病是否為工作引起,或是害怕引起雇主反彈而遲疑是否就醫,直到病情嚴重時才就診,但都已釀成不可挽回的健康傷害。對此,杜宗禮提醒,當你猶豫是否需就診時,可透過 2 項原則幫助判斷:
- 懷疑自身疾病與工作有關。
- 勞動力因為職業的因素而快速下降。
醫師會根據患者當下的工作能力與患者的工作環境需求做出評估,向勞工朋友及雇主提出工作上的調整建議。杜宗禮醫師強調:「不要等到嚴重時才前往治療,盡早預防就可以避免不幸的結果發生。」
職業病認定可參照 5 大指引
杜宗禮指出,早期職業病大多為化學物質中毒引起,例如鉛中毒或物理性噪音,但民國 90 年後,肌肉骨骼痠痛患者逐年增多,約佔診斷個案的 7 成。杜宗禮舉例,不管是在辦公室整天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是在外工作、整日奔波的勞工,都容易產生骨骼肌肉問題,不過認定上還是得經醫師專業評估才能確定是否為職業病。
由於職業病的種類繁多,針對職業病的認定,勞動部也根據危害因素制定了以下 5 大參考指引:
- 物理性危害:在異常溫度、氣壓、噪音、振動、輻射等環境下工作。
- 化學性危害:暴露在鉛、砷、石綿、粉塵、重金屬等危險物質下工作。
- 生物性危害:例如實驗動物工作者感染鼠疫,或是醫療照護者感染流行性疾病(如:COVID-19),與微生物、昆蟲、動植物及其製品有關疾病。
- 人因性危害:多為骨骼肌肉疾病,例如工人長期負重導致的腰椎疾病,或是上班族長時間處理文書作業而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 社會心理性危害:長時間工作(過勞)導致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或是職場壓力導致的精神疾病。
杜宗禮也提醒,如果高溫工作、噪音工作、鉛工作等 32 種特殊作業勞工,原則上需要進行一年一次健康檢查,檢查後的程度判讀,共分為 4 級;若是第 3 級或 4 級,就建議交由職業醫學專科醫師來做進一步管理或建議。
第 1 級:各項指數大致正常。
第 2 級:有異常、但跟工作沒有直接關係,譬如說肥胖、家族遺傳疾病。
第 3 級:與工作可能有直接相關的疾病,譬如工作環境中的噪音引起的聽力的損失。
第 4 級:診斷出明確的疾病相關性,譬如鉛中毒。
喚起勞工的「病識感」或「職業健康識能」以提高就診率
杜宗禮指出,目前「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裡有規定,6,000 人以上的企業有規定,需要聘任專任的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或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一個月去公司 18 小時以上,也等同聘任專科醫師;而 6,000 人以下公司則是按規定聘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或臨場服務醫師。
在美國、英國、芬蘭等國,都有專任的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在企業中協助員工健康的事項;特別是有特殊危害的工作場所,像是鉛、噪音、粉塵、化學、輻射等工作場所,政府就會要求企業按規定聘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一個月一次至公司進行診療諮詢。
杜宗禮最後指出,期望未來能夠更有系統、策略性地讓企業與民眾正視職業病的危害性,由政府去推動宣導如何預防、如何就診,喚起勞工的「病識感」,提升大眾對於職業醫學的「健康識能」與就診率,以預防職業病的發生和降低職業傷害。
文/王彤榆、賴以玲 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