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經被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將近3年,雖近半年來已有流感化的趨勢,但被疫情影響的人仍然眾多。在後疫情時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況逐漸變成大家關注的議題,中醫師建議可透過「中醫治療」來對症下藥,包含中藥、針灸、推拿、運動等,可針對病情不同,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介入,幫助身心恢復。
一名60多歲的患者,近幾年來經歷重大手術及新冠肺炎的折磨,加上近半年疫情加劇,與家人聚少離多,身體不適和心理壓力打亂了原本平靜日常生活。該患者常抱怨疲倦、易喘、失眠、咳嗽、關節痠痛等症狀,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皮膚癢、掉髮情況也加重。所幸近日疫情趨緩,至院尋求中醫科幫忙,經過相關診治後逐漸好轉,生活步入正軌。
延伸閱讀:
確診後吃西藥,仍鼻塞、聞不到?中醫教按摩「4穴位」暢通呼吸
中醫角度看身心健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琮瑋表示,疫情以來,公共衛生學慢慢受到重視,該學術提到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身心健康,也是政府和社會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隨著科技與醫術發展愈來愈好,在預防疾病、延長壽命已有卓越的表現,身心健康也逐漸受到關注,在後疫情時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況,更是社會是否穩定的重要關鍵因素。
對此,張琮瑋建議可採取中醫治療,中醫有許多種類,包含中藥、針灸、推拿等,可以針對患者病情不同,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介入。比如說疫情後的喘咳胸悶,若是因為長期足不出戶、追劇、滑手機姿勢不良而引起,那針灸、推拿可能比中藥更立即見效;若是關節痠痛的原因是退化或是骨質疏鬆,那中藥的幫忙就更穩定。
延伸閱讀:
新冠確診後,喉嚨卡痰怎麼辦?中醫「養陰潤燥6藥方」助排痰修復
身體使用過度恐「五勞損傷」
中醫理論提到:「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人有視、臥、坐、立、行5種本能,若本能使用過度就會受到損傷。大疫情時代,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待在家裡,整日不出門只躺在床上,若長期維持同樣姿勢,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張琮瑋表示,上述「五勞所傷」常是門診患者常碰到的症狀,當然除了透過醫療的幫助外,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是不可少的。若因為疫情或雨天不方便出門,也可以在家做以下運動:
- 瑜珈
- 太極
- 八段錦
若碰上好天氣,建議可以出門運動,去公園伸展筋骨,順便曬曬太陽,因為曬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另還有研究指出,曬太陽對舒緩憂鬱症狀、抑制體重增加也有幫助,每天只要15~20分鐘就會有效果。
張琮瑋也呼籲,若民眾有疲倦、易喘、失眠、咳嗽、關節痠痛等相關症狀,請與合格中醫師討論治療方式,切勿自己以身試藥、試針,以免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