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時序進入嚴冬,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也進入流行,加上中國全面解封,仍應小心疫情再起。目前國內新冠感染者已達8百多萬人,若以國外Omicron造成長新冠風險5%估算,台灣至少有40萬人有長新冠困擾。
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表示,康復者多受長新冠後遺症困擾,如呼吸喘、胸痛、關節痛等症狀,還有痊癒後身體仍有不適、精神焦慮創傷或是潛藏的合併症,民眾往往需要多項科別進行整合門診來治癒。
衛福部與三總醫院成立「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服務超過1千3百餘人次。參與科別包括胸腔內科、家醫科、復健科、精神科、營養諮詢、感染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中醫等多專科,更於111年7月納入小兒多專科整合團隊提供12歲以下確診康復兒童整合性評估及治療服務,分析出常見的六大病症與數據。
整合門診就醫者「有咳嗽、過敏體質」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於後新冠肺炎整合門分析517位康復者,男女比例約1:2,常見的症狀為依序呼吸道症狀(89.3%)、疲倦(69%)、情緒或睡眠障礙(60.1%)及認知功能障礙(51.3%)。
其中,咳嗽是最常見呼吸道症狀佔約六成,進一步分析發現,有持續性咳嗽大於8週的康復者,有接近半數具有過敏體質,且在接受長效性支氣管擴張劑合併吸入型類固醇後,臨床症狀明顯改善。
確診康復後出現「運動低血氧」
三軍總醫院分析一年資料顯示,長新冠後遺症種類非常多樣,約有84%病人有氧功能缺損的情況,且利用六分鐘行走測試來評估康復者的運動耐受性,發現約有15%的康復者有運動低血氧的狀況。
已知確診者康復後,會發現有肺部纖維化、心血管疾病病、肺栓塞等潛在疾病,可以透過門診來醫院接受訓練,透過經心肺復健、高壓氧治療,所有重症患者皆能脫離呼吸器依賴與氧氣需求。
此外也能運用高壓氧治療長新冠個案,發現高壓氧可以顯著改善症狀、生活品質及降低血液中急性發炎指標,提供治療長新冠的新模式及治療相關機轉。
染疫康復後診斷「腦霧、憂鬱症」
精神科於後新冠肺炎整合門診運用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憂鬱症」,準確率達8成,除輔助診斷「憂鬱症」外,亦有助解密「腦霧」的致病機轉,團隊發現「腦霧」患者大腦額葉會出異常高功率,代表可能是腦神經發炎仍未完全消退。
雖然目前長新冠診斷和「腦霧」病因機轉仍未明朗,亦缺乏臨床有效的治療方法,醫師可進一步運用人工智能腦電圖探討改善長新冠精神神經免疫後遺症的潛在療效,尋找長新冠的病因機轉,提供新治療選擇。
確診康復當心有「肌少症、肥胖症」
確診康復者需要留意有體位異常、肥胖等狀況,透過門診定期的營養衛教和提供均衡飲食,數據顯示肥胖比例由21.1%降至18.3%,營養不良風險由19%降至16.9%,降低確診後長新冠帶來的身心負擔。
另外在後新冠肺炎整合門診也發現,無論男女患者皆有存在力弱症與前期肌少症的狀況,而高齡女性的骨質密度偏低外,許多年輕一輩的患者也出現骨質缺乏,研判在疫情嚴峻下染疫康復者也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減少失能的風險。
三軍總醫院提醒,後新冠肺炎心肺復健整合門診,以心肺復健作為主要治療方式,可以改善多種因新冠肺炎造成的後遺症,並改善與增進個人化的居家生活品質,鼓勵新冠肺炎康復者勇敢回診接受檢查與治療,不讓生活品質喪失。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