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帶領師生完善慈科大 緬懷第二任校長張芙美

慈善新聞網/ 2022.12.28 14:15

張校長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很隨和、和藹可親、笑臉迎人。張校長留給我們的榜樣「付出無所求、一切做就對了」。

敬愛的總指揮卓麗貞(慈濟科技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副教授)

  回想起1990年跟著先生至花蓮,任教於慈濟護專(現慈濟科技大學)。適逢創校第二年,當時授課班級數少,大部分時間需兼辦總務行政工作,很多事情都必須在最短時間完成。包括設立各處室、實驗室、臨時宿舍、臨時圖書館(之後才陸續有獨棟建築)等。

  我還記得,那時總務處只有四人,分別是詹桂棋(現為基金會總務主任)、陳玉簪(現為德惇師父)、李清喜(已退休技工)和我。我們每天都忙得團團轉,張芙美校長則為總指揮。總覺得校長精力好像永遠用不完似的,他交待的事,我們一定馬上辦。我想,就是在他的訓練下,也養成了我日後做事一定要有效率。

  1993年我調任校長室秘書。那時校長要求大家訂定很多規章辦法、很多校規,讓每一個人做事有所依循,因為,他希望校務儘快上軌道。張校長是一個很細膩的人,制定規章辦法總是字字斟酌,若有不妥,他一定直接點出問題所在,隨時修正改進,絕不拖泥帶水,甚至是果斷嚴謹,所以,有些同仁對他很敬畏。

  當然,如果你做到了,張校長也會不吝給予稱讚。所以,只要跟著校長做過事的下屬,常會死心塌地的追隨他。之後幾年,張校長為了樹立人文特色校風,陸續設立花道、茶道、書畫教室、原住民族博物館、校史室等。他希望以境教方式,在潛移默化下,陶冶學生人文素養。而撰寫護理專書,也是校長的日常。學校規模愈來愈大,一直以來,總覺得校長很忙,他總是忙著、思索著,如何把學校帶往更好。

  還記得,每天中午吃飯時,張校長和陳尚志老師(張校長的先生) 都會和我隔著辦公桌一起吃便當。他們總是會切水果分享給我,同時聊一些生活家常瑣事,這時候,張校長又好像變成我的父母,慈祥的關心著我的日常。2002年,張校長退休,要轉任慈濟大學副校長。退休歡送會那天,一想到要離開我的老長官,我哭的稀哩嘩啦。還記得他對我說:「我常駡妳,妳哭什麼?」然後,我又哭的更厲害了。

  從此只要過年,我一定去張校長家問候,也發現了校長家裡,有好多兔子飾品喔!原來校長生肖是屬兔子的,跟我一樣的生肖。難怪見到他,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倍感親切。

  總之,我在張校長身上學到很多,他教會我很多做事的方法,如何達到迅速、確實、事半功倍;他教會我工作態度,做好本分事、不計較、做事積極,這一切都要感謝張校長那十多年的教導,校長,我愛您!感恩您!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時代總有慶生會,很親切、很隨和的張校長也會來參加,跟我們一起慶生

難忘您的笑容撰文/蔡欣晏(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長期照護組講師)

  1990年,我考上慈濟護專,當時是二專部的第二屆,也就是張芙美校長上任沒多久的時候。在我讀書期間,對張校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很隨和、和藹可親、笑臉迎人。

  記得有個週日,入學沒多久的我,碰到張校長和陳尚志老師,除了打招呼問好,還隨口問了一句「校長要去哪裡?」校長回答「要去走走。」當時沒想太多,就直接問,「那可以載我們一起去嗎?」

  沒想到,校長一口就答應了。結果,就出現了陳老師當司機,校長坐副駕駛座,後面坐了四個同學(我就是其中之一)。當天我們去了太魯閣、遊車河,沿途跟校長聊天、開玩笑,很開心,完全沒有壓力。

  還記得,學生時代總有慶生會,很親切、很隨和的張校長也會來參加,跟我們一起慶生,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讓當時從外地來花蓮讀書的我,覺得很溫馨。

  由於學校規定穿制服、晚上七點半門禁,以及晚自習時段,引發同學們很大的反彈。當時,大家都抗議,蠻激動,甚至,想要越級,聯署寫陳情書給師公上人。我們當時的想法是,都身為大專生了,為什麼學校還要規定穿制服、晚上七點半門禁,以及晚自習時段?

學生時代總有慶生會,很親切的張校長也會一起慶生。

  張校長就召開班級座談,一個班、一個班的溝通。穿制服,是因為師公上人的辦學理念,希望同學有平等心,不要相互比較,大家穿著一樣,就不會起分別心,且穿制服形象好,又能展現紀律;當然,老師也要穿制服,做學生的榜樣。其實,對我來說,穿制服,沒有什麼困難,直接套著就可以出門了,也不用想說今天要穿什麼。

  針對八點後的晚自習規定,張校長解釋,希望大家複習課業,準備未來的執照考試。至於晚上七點半門禁,張校長提到,由於平常花蓮晚間也沒什麼活動,若有事外出,可申請晚歸。其實,我曾經參加救國團的活動,或到文化中心看表演,都申請過晚歸,只需教官或導師同意蓋章即可,保留一定的彈性,也沒有那麼不近人情!

  在求學時代,慈濟護專是一個有規範,師長和教官都很愛護我們的校園。我想,這也是張校長帶領的氛圍,畢業多年後回憶過往,班上很多同學都如此認同。

畢業27年後舉辦同學會,張芙美校長和陳尚志老師依舊神采奕奕。

  1995年,我大學畢業,回來學校當助教。當初面試我的人,正是張校長。校長笑著對我說:「你回來了!」那時的張校長笑笑的、和藹可親,跟我以前當學生看到她的感覺,沒有什麼改變。不過,在工作中就會發現,擁有深厚護理背景的張校長,有一定的堅持和要求,也比較嚴格。

  記得有一次參訪,張校長看到實驗室的假病人衣服沒穿好、肢體亂擺,也就是沒有擺位擺好。她很嚴肅的在當下和會議上,提醒系上老師,要給學生一個概念,假病人就像真人一樣,必須整理清潔乾淨及尊重,不能衣衫不整,這樣是很不尊重的。

  尤其,在實驗室就該秉持著嚴謹的精神、良好的態度,以後面對真實的個案,才能給病患最好的照護。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至今難以忘懷。原來,教育並不是按照課本理論講授,日常生活習慣以及言傳身教,對學生的護理養成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更用心的去帶領孩子成長。

  感謝張校長,在我求學時期,給了我家人般的溫暖,更謝謝校長給我機會來學校任教,又給予很多關懷及鼓勵。再次說聲感謝您,我會努力盡職責教導好學生,請校長放心!感恩您。

我要跟您說一聲,我會努力盡職責教導好學生,請校長放心。

傳承與永續撰文/張玉瓊(慈濟科技大學前圖書館採編組長、退休職員)

  對我來說,張芙美校長和陳尚志老師夫婦,是嚴厲的長官,也是慈祥的長輩。

  1992年初,我到花蓮即與慈濟結下因緣。很順利進入慈濟護專圖書館工作,也幸運懷孕。因個人因素需住院安胎,卻無假可請(工作一年後才有七天年假)。感恩張校長讓我跨年度請假,當我順利生產後,校長還親自到醫院探訪慰問,就像父母一樣的關心我。

  平日和張校長相處,大多是工作的接觸。其實,我對校長非常敬畏,除了公事,是不會出現在她面前。因為張校長閒不下來,常到各處室關心同仁工作情形,再加上她曾有過管理圖書館的經驗,對圖書館業務瞭若指掌,時時關心我們的需求。

圖書館搬遷,國軍單位協助大件物件書櫃、書架、桌子、椅子等搬遷作業。

  護專時期,圖書館位置在第一棟大樓(現智慧樓)的四樓。空間不大,所有的軟硬體設施都是十方大德捐贈。張校長認為,圖書館是學校的心臟,是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場所,所以,陸續採購、建置圖書達五、六萬冊。

  因空間不足,為了發展學校特色,規劃建置新的圖書館、原住民族博物館。凡事親力親為的張校長,帶我們參觀其他學校圖書館和相關設施,做為日後參考。腳步從不停歇,用心至極。

圖書館搬遷,張校長帶領全校師生參與搬遷,人手一疊書的來來回回搬。

  1998年圖書館建置完成。搬遷時,張校長為了節省經費,帶領全校師生參與搬遷,人手一疊書的來來回回搬,也協請國軍單位協助大件物件書櫃、書架、桌子、椅子等搬遷作業,將還能使用的館內設備全數留下,就這樣完成搬遷工作。

  接下來,進一步豐富圖書館館藏,募集圖書、增購軟硬體設備、增加工讀生人力等,如此一來,圖書館資源才能達教育部部定標準,順利升格慈濟技術學院。張校長要我們每步踏實做,每一分努力,都是為了要提供優質環境讓學生研究學習,就這樣我們成了東部地區具有特色的圖書館

  在張校長轉任慈濟大學副校長後,少有接解機會,但是,所有事務皆依尋張校長留給我們的榜樣,「付出無所求、一切做就對了」。當張校長退休後,才有機會不定時拜訪。此刻,她不再是我敬畏的校長,閒聊中,也會關心學校老師和孩子們的事,變得和藹慈祥。

  即使退休了,張校長依舊很關心慈濟教育志業,因為,只要證嚴上人需要,她一定全力以赴,永不停歇。所以,2019年,圖書館也邀請張校長夫婦到校分享創校的篳路藍縷,讓慈濟護專的辦學理念能傳承與永續。

2019年,圖書館邀請張校長夫婦到校分享創校的篳路藍縷。

攝影/慈濟科技大學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