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發現孩子有情緒反應敏感強烈、固執性高、缺乏彈性,或是對某些刺激異常敏感,以至於影響到生活甚至人際互動,建議讓孩子接受專業評估。醫師提醒診斷的重要在於後面對應的正確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對孩童長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高敏感」並不是一個醫學診斷,因為不同評估者對高敏感的共識不高,追蹤這樣的孩子也發現之後往往會出現不同的診斷,像是「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也有部分孩子長大一點就自然改善了。
「高敏感族」在科學上又被稱為「感覺處理靈敏度」(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SPS),其牽涉到 1970 年代由心理學家 Anna Jean Ayres 所提出的「感覺處理障礙」(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SPD),孩子對於正常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可能導致日常功能受損。
研究指出,「感覺處理障礙」在兒童的盛行率約為 5 至 16%,但隨著孩子成熟,敏感特質可能逐漸緩解,所以 2012 年美國兒科學會發佈聲明建議,不應將「感覺處理障礙」作為診斷,否則可能將一些正常的發展狀況視為疾病,反而產生負面效果。
未確定前勿給予診斷標籤
綜上所述,無論是「高敏感族」或「感覺處理障礙」都不是醫學診斷,是屬於心理學或職能治療上的定義。不過由於許多發展障礙的兒童也經常出現對於感官刺激的敏感性,該如何區分孩子只是單純的高敏感或有其他狀況,則需要兒心科醫師協助辨別。
高雄慈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成毓賢表示,一個醫療診斷的出現,往往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和相關醫學研究證實和支持,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為例,不管是針對診斷或治療的相關研究,已經非常完整,且歷經超過數十年,才逐漸成為兒心醫界廣泛接受的一個診斷。
雖然一般民眾常常覺得醫師下診斷似乎很容易,成毓賢卻指出,其實醫界對於診斷的態度偏向保守,特別是發展中的兒童,寧可先暫時歸類為孩子的「特質」,也不會在還未確定之前就給予診斷標籤。
應重視孩子的情緒發展和社會適應
在兒心領域,研究上更常用到的是兒童 9 大氣質,其中包含:反應強度(對外在刺激的反應強度)、反應閾(是否容易被刺激)、情緒本質(快樂或是容易生氣)以及適應性(對於新的刺激或環境調節的速度),這些概念都很像在形容「高敏感族」。
部分研究顯示,高敏感族群未來出現焦慮或是情緒困難的比例會比較高,此外,有這樣特質的小孩,有較高比例可能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或是其他發展問題。所以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比較敏感的特質,父母首先要注意是否有其他診斷(如 ADHD 或 ASD)的可能性,再來就是要注意孩子的情緒發展和社會適應。
成毓賢醫師表示,「感覺處理障礙」或「高敏感族」在醫界最多視為對於一個兒童的行為特質的描述,目前並不被作為獨立診斷,所以兒心醫師也不會當作一個鑑別診斷來思考。然而這並不是說孩童出現這樣的特質父母就應該忽略它,比如肥胖本身不是一個診斷,但不代表它不會造成未來健康上的危害。
尋求專業評估並及早予以診治
兒童的某些特質,仍有可能對其未來發展和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在臨床上如果父母發現孩童有情緒反應敏感強烈、固執性很高、缺乏彈性,或是對某些刺激異常敏感,以至於影響到生活甚至人際互動,就應讓孩子接受評估。
成毓賢醫師強調,診斷的重要性在於後面對應的正確治療,診斷延誤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診斷本身,而是在於延誤了有效且可靠的治療時機,如此一來可能會對孩童長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最後,成毓賢醫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高敏感特質表現,應尋求正式的醫療評估和協助,如果發現孩子可能有其他發展問題並做了正式的診斷,就應該接受正確且有良好實證的治療,切勿輕信未經證實的說法,而延誤孩子治療與發展的黃金時期。
文/孫珞軒、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