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陽》聖誕化的「行憲紀念日」!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昨天12月25日,在桌曆上標記著兩行紅字;既是西方的傳統年節「聖誕日」,也是中華民國的「行憲紀念日」;前者不必贅述,雖說疫情未退,但仍可從媒體競播,商業促銷,旅遊焦點,觀光行銷,耶誕燈飾,聖誕夜景,學生派對,林立廣告,縣市活動,海報女郎,火雞大餐,各種版本的Christmas歌曲,及聖誕老人駕著那輛由馴鹿驅馳的影像,橫肆各大小眾的社群媒體。
事實上,對這個西方世界紀念耶穌降生的特別節日,豈止台灣,恐怕連整個亞洲,可說都瘋狂沈迷在這個西方的節慶中。至於中華民國「行憲紀念日」,除了偶在街道散見飄揚青天白日國旗的芳蹤,或少數有心人的「PO」網紀念,及幾篇無關大雅的文章評論於媒體的一角外;在官方重要的行例中,可說是幾乎「嗅」不到絲毫值得一書的蹤影了。
說起「行憲紀念日」這詞,現在年青人,會跟中華民國建國的「殷始」做連結的,恐怕是少有的了。回顧19世紀末,中華滿清末年在列強環伺瓜分的危機下,才開始意會到,原來「西風」比「東方」強多了;而他認為西方之所以強盛,乃是他們都有一部建國的憲法為準繩,凡事依「憲」而行,既不會走向獨裁、專制,也不致眾說紛紜,無所依歸。於是,朝廷也弄個「君主立憲」,企圖以此魚目混珠,證明自己也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同夥」。
可惜,魚目始終究是魚目,成不了「珠」;於是滿清被推翻了;但民國成立後,國家依舊是軍閥割據,四處狼煙;軍閥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各據一方,中國還是沒人及沒一套說得準的「憲法」,可作建國之指標。
直到民國16年先總統蔣公,領導革命軍,一路勢如破竹,統一了中國,再經過十年的訓政,才在民國25年通過了憲法草案;然而日本當然不會坐視中國在統一後,建立一部純法治的憲法,作為統一治理中國的依據;於是乎,提前引導了「盧溝橋事變」的發生!
這一來,中國因為抗戰,一部可供國家遵循建設的「行憲」契機,又再度延遲了十年;直到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才在民國34年邀集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民主同盟及社會人士,一起參與政治協商會議;雖說中國共產黨與民主同盟宣布退出制憲工作;但憲法到底由國民大會,於民國35年12月25日通過,民國36年元旦公布,並於同年12月25日實施,成為今日「行憲紀念日」的濫觴。
因此,我國這部憲法,可說是歷盡千辛的半個世紀,才制定完成的;它不但伴隨我們經過了對日抗戰,國共內戰,也驗證了政府播遷台灣的政經奇蹟;雖說這部憲法自民國80年到94年,為因應台灣的實況而增修了7次,但它仍是一部經得起考驗的「憲法」。
如今,一百年過去了,當「東風」漸起時,台灣卻依舊迷戀「西風」壓過東風;因此在執政者的漠視下,讓這部逾一甲子歷史憲法的紀念日,漸淪為西方聖誕節的「餘興」,的確值得我國人思之!慎之!省之!
作者為退役上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