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真》吃出科學的滋味——食農教育、科技與閱讀
【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12月22日各媒體普遍報導台灣東北部、南部禽流感與撲殺新聞。就讀報、電子閱讀教育而言,適合和孩子作為閱讀與思辯教材。同時可以延伸多種議題:餐桌上的食物來源與文化、安全的飲食、農畜漁林的台灣傳統文化與今貌、如何和國家發展重點科技結合、閱讀課程進行的幾種方法等等。
也正好在新聞發生隔天,筆者與台南市麻豆區某閱讀標竿學校校長、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專攻動物福祉教授對話,對於台灣近年越來越多中小學,以食農教育作為學校發展特色與閱讀學校,分別概述以下幾種方向,提供學校閱讀課程參考。
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台灣一般生活餐桌上的食材,來自哪裡?台灣原生種或者進口?台灣食材歷史裡,哪些是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領、日治等等時期移入?或者外來種如何影響台灣生態,而成為台灣普遍的食物?
二戰後吳郭魚被人為引進台灣,由於繁殖力強盛與攻擊力強,逐漸改變台灣河流生態。另一方面,也因為繁殖力強,而成為廉價肉美的魚類,早期民眾認為破壞台灣生態、廉價貧窮的魚類觀感。近期都會超市常見的鯛魚,量少質精包裝,肉質鮮美又平價,細問店家才知道台灣鯛魚前身,即早期強悍的外來種吳郭魚。這段歷史故事,將餐桌上的飲食帶入文化,也讓孩子認識農漁畜林等產業生態,如何進入台灣,如何影響既有環境生態與取代原有食物進入餐桌,或者逐漸和台灣在地種混種後,成為台灣代表性生態與改良後的平民食物。
這些生活上的食材系譜學,已有越來越多爬梳飲食文化書籍,如《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時報出版)、少年小說《少年廚俠》系列(親子天下)等等。關於生態,「農業知識入口網站」(農委會)資料可提供教學設計參考。
食物來源與安全
棕色的雞蛋,營養價值比較高嗎?雞蛋要買大顆的還是小顆?友善飼養的蛋,和食物的關係是?什麼是「友善飼養」?水煮蛋和煎蛋,哪一種烹飪方式適合家人?有機的食物比較好嗎?
有一次透過故事課觀課,看到教師如何將文學性圖畫書《想生金蛋的母雞》(愛孩子愛自己出版)延伸到「食物」雞蛋的自然科學知識。偏鄉的孩子多有養雞經驗,可以分辨白色的、棕色的、青色的雞蛋,分別來自於不同品種,和營養價值無關。然而沒有養殖經驗的孩子,怎麼透過知識選擇食物?
如果雞生的蛋都拿來吃了,蛋無法孵化成為雞,那麼我們的吃的肉雞,又從哪裡來?老母雞和公雞肉質哪裡不同?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買的是安全的雞肉?肉雞經過傳統屠宰或者人道屠宰,對於雞或者人的飲食,有什麼差別嗎?
生活中食物來源與安全食物的選擇,大人書籍《小蛋品大知識》(世界家禽學會台灣分會、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可以提供關於雞蛋與雞的飼養,專業完整的知識,其他可以參考網站影片資料,惟影像資料仍需要經過辨識影像拍攝單位的動機、目的,透過媒體識讀,判定知識專業性及選擇教師教學目的素材。
另一方面,台南市東區公有市場出現來自高雄六龜紅潤飽滿的子彈蓮霧,有別於長租的水果攤。攤商表示,六龜更偏遠些的蓮霧田,原來為外銷種植,所以農藥在檢驗標準內,食用相對安全,現因外銷受挫,回來供應內需。台灣飲食作物的用藥、外銷與內需品項的差異涉及價格供需,然而台灣人對於自己土地生產的水果價值想像為何?又願意付出什麼樣的價格採購?為什麼外銷農產品質和用藥標準較佳與安全?這代表了什麼樣的飲食心態?
農畜漁產今貌
台南古地圖出現的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後來逐漸演變成魚塭或者農地,台南濱海公路沿途魚塭壯麗景觀,還歷歷在目。現今能源政策下,種植農作物或養殖業收入極低,農田種電收入為原來的30、40倍以上,農田與魚塭逐漸改為一塊塊太陽能板,太陽能板下的土地荒廢,不見綠地。農電共生對於魚塭或者作物而言成為神話,因為曬不到陽光,糧食作物不易生存,魚塭內也破壞了水裡的生產者與生態關係。反之,對於需要遮蔭的畜產業而言,如養雞場,可能在太陽能板設備穩定下適合與畜產業共同生存。
農漁畜牧工作需要勞力、收入微薄,除了擁有土地利益外,壯年世代多不願意投入產業,也不一定願意下一代投入。雲嘉南田間,多見樂齡長輩仍在田間忙活,鮮少看見年輕人;加上農漁土地種電,使得台灣主要生產農漁作物的中南部,陽光種電收益佳而棄傳統農業,未來餵養台灣人飽食的傳統食農產業快速衰退。在國際局勢不安影響世界經濟、能源下,台灣農產若無法自給自足,可能讓未來生活更倚賴進口或者更為昂貴,但農民未必蒙其利。台南自古有虱目魚家鄉美譽,虱目魚便宜、好吃、各部位都可以食用,營養價值高。但是這幾年虱目魚塭因種電而減少,寒害則養殖魚可能毀於一旦,通貨膨脹下飼料費用節節高漲,台南傳統市場虱目魚價格也不斷飆升。台南東區公有市場虱目魚販售價,無刺魚肚從約十年前三片一百元,到二片一百元,近期一片九十元。台南小吃魚粥價格的不斷飆升,反映台南傳統養殖漁業的困境。也預示人民飲食經濟的困境。
或許食農教育紮根一般孩子心中,以及提高農人收入與社會地位的教育與政策,讓即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也願意務農,不一定往醫學、工程、博士等看似光鮮,實則業態因窄門也逐漸扭曲。百工百業,各自分工,相互尊重,台灣也才可能擺脫升學的惡質學習。
食農教育與科技的結合
國家重點發展如資訊科技、無人系統、太空科技,和傳統農漁畜牧產業,是否可以互相結合?讓孩子擁有科技知識時,同時應用在未來飲食產業的科技化?
目前逐漸增加的無人系統科技,可運用在空中、地面、水中,這些無人系統如無人機,已經參與台南的農地噴灑農藥作業。國際上種子種植及空拍探測土地,未來也能跟傳統農業做更好的結合。
明年國家即將進入太空元年,太空氣象衛星與各種實驗種子,前者或許能協助更早預測天氣變化形成對農漁畜牧災損減少,或者養殖方式的調整;後者或許對較貧瘠的土地種、養殖,或者氣候暖化逐漸改變的土壤狀態,提供適合的種子與種植建議。台灣的傳統農畜漁產,每到寒災、颱風、氣候變異,引起的動植物病蟲害、死亡、撲殺,往往讓已投資大量心力、時間、金錢的業者,成本一夕歸零,必須從新開始,周而復始的損失與沮喪,又有多少業者願意自己或者下一代過這樣的生活?作為受過相關科技訓練的閱讀教師,筆者看到媒體報導,知道天災災損、禽流感撲殺等意味著什麼?都心痛起來。而我們的孩子,能否透過閱讀、走讀、科技訓練,深入關心我們的飲食生活,以及以科技想像未來,讓下一代熟悉的知識能力,進入我們賴以生存的飲食文化?
閱讀與食農教育
食農教育,無論認識食材、食材安全、飲食文化、科技與飲食,都可以從動態或靜態閱讀中尋找知識與方法。透過走讀(市場、農村)訪談、漁農畜產業生產、銷售實作、專業人士或學者演講、紙本、電子媒體閱讀等等,尋找更深入的飲食認識,依目的辨識蒐集的知識,組織成為系統,對於孩子們未來志向的選擇,生活中百工的認識與感謝,大自然的給予與剝奪,能有更多的認識與感受。至於學測一分、兩分的競爭,可能在於實現孩子自己的興趣,或者轉換為未來的經濟資本,養成給予自己未來創造自己或社會幸福的能力。
圖像出處: 《小蛋品大知識》,世界家禽學會台灣分會、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出版。黃愛真攝影。
作者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