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林銘聰》你看過「狄仁傑望雲思親」彩繪圖嗎?

愛傳媒/ 2022.12.24 05:25

林銘聰》你看過「狄仁傑望雲思親」彩繪圖嗎?

林銘聰》你看過「狄仁傑望雲思親」彩繪圖嗎?

    【愛傳媒林銘聰專欄】到過「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參觀過的朋友們,您在宮保第二進觀看到「狄仁傑望雲思親」彩繪圖嗎?

    唐朝武則天時期宰相狄仁傑(630-704年,字懷英,號德英,並州晉陽人),從小家境貧困,但他勤奮好學,後來當官後秉持清廉、秉政以仁、剛正不阿、執法嚴明,深受人們的敬重。尤其皇帝對他更是非常信任,多次奸人欲加害都無法達成目的。他生前長期在洛陽做官,居住在尚賢坊。死後葬在洛陽,他的墳墓就在今洛陽白馬寺附近。

    故事一:狄仁傑由閻立本(601-673年,雍州萬年縣人,官至中書令)舉薦,授山西並州都督府法曹。在去並州赴任的路上,一行數人路過太行山,登上山頂,極目遠眺,只見南方的天空中只有一片白雲形單影只地飄動著,狄仁傑觸景生情,睹物思親,對身邊人說:「那片白雲底下就是我父母居住的地方啊。」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望著那緩緩飄動的白雲,心中滿是對遠方父母的思念,直至白雲飄去,才同友人一起下山。從此流傳下了「望雲思親」的佳話。

    故事二:狄仁傑事母至孝,公私分明,更能憐人孝行。當時同一知府的同事,參軍鄭崇質家裡有年邁多病的母親,又恰好該他出使偏遠的地方。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狄仁傑知道鄭崇質的痛苦心情之後,於是向長史藺仁基建議特此奏請皇上代替鄭崇質前去。狄仁傑的父母親住在河陽(今河南沁陽),有一天狄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回頭遠望。向下看著雲,看見一朵白雲飄飛,對左右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直到白雲移了位置,他才離開。原來,白雲引發狄仁傑的思親之情,但他仍強忍對父母的思念,一心為朝廷盡忠。

     狄仁傑望雲思親處位於橫望鎮(即今山西晉城澤州縣小口隘),位於天井關村以南12公里處的太行絕頂,為晉豫古道上的重要關口,橫望隘也叫小口隘。小口隘位於小口村南的山樑上,兩邊山嶺高峻,崖懸溝深。隋大業三年,隋煬帝南上太行,欲到河南沁陽的御史張衡家中,為此專門開道九十里,由此通過。後北宋大將焦贊在此修築城寨,防守關口,故曰焦贊城。目前焦贊城已不存,而孟良寨由於修築堅固,至今整體寨牆仍屹立在太行山的高崗上。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或作太形山。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跨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岸,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

古人云「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狄仁傑可以說是最好的例子。世間重視美德,百善孝順為先。孝順的人時刻把父母放在心中,最常見的事物也會引起他們對父母親的思念。霧峰林家宮保第二進的「狄仁傑望雲思親」彩繪圖,是對於後代子孫的教育題材,表達「孝順」是家族最重要的傳統精神。

     二十四孝中的「望雲思親」,後代人作詩稱讚狄仁傑: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

  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作者為洪霞文化交流協進會執行長、霧峰林家第九世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