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這些NG抱姿、包覆恐害新生兒長短腳! 「這方式」降低機率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2.12.23 1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剛出生嬰兒抱姿或包覆不正確,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未來可能長短腳、動作發展遲緩。彰基醫學中心使用「髖關節馬鞍型吊帶」,治療6個月前新生兒不穩定的髖關節;設計蝴蝶衣、防踢被,降低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機率,更因應疫情推出「髖關節超音波檢查車」,在嬰兒室內即可進行髖關節檢查,降低感染風險。

小於六個月嬰兒 髖關節發育不良需治療

彰基醫學中心骨科部副主任、彰基兒醫兒童骨科主任王偉勛表示,「髖關節馬鞍型吊帶」主要是使用在嬰幼兒在6個月大前的治療,針對理學檢查、髖關節不穩定,還有超音波檢查呈現2C(髖臼發育不良)、D(關節鬆脫)以上的不穩定及脫位情形。

因為髖關節要透過正確的抱姿,才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有一些危險因子,如果胎位不正、羊水過少,或者是第一胎女生,父母兄弟姐妹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問題,都是屬於高風險的族群;原則上,一出生或是在出生後一個月發現,使用約在一到三個月左右,依照髖關節的發育不良的狀態會有所差異。

「髖關節馬鞍型吊帶」治療約一個月 嚴重延至三個月

「髖關節馬鞍型吊帶」就像是一件簡單式的吊掛背心,透過魔鬼氈調整大小及鬆緊度,可以隨成長調整大小,家長在照護上的壓力會比較少。大部分地方都是鏤空的,好清潔、透氣、又通風,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壓力。穿搭的時候,希望儘量除了洗澡、換尿布以外,盡量長時間穿著,好讓髖關節長期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比較輕微,大概都在四周,也就一個月左右,就會恢復到正常的角度,如果脫臼或者是比較嚴重的發育不良,穿戴時間可能會延長到3個月左右。

傳統包覆過緊 「蝴蝶衣」讓髖部有空間活動

彰基醫學中心護理部護理長魏婉華表示,過去為新生兒包覆的時候,總是習慣包得緊緊的,好像木乃伊一樣,致使腿部的發展空間並沒有很大,而且很容易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而改良包覆的方式,讓新生兒穿蝴蝶衣、放防踢被,讓整個髖部有很大的活動空間,比較不會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狀況,而且不論什麼時候將包巾打開,新生兒的腳都是外展的姿勢,髖關節自然就會發育的很好。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2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