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大附中21日舉辦「感飢12‧送愛國際」活動,共有來自泰國清邁、台北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花蓮光復商工及「九一八地震」受災學校-東里國中、富里國中等,共三千多人參與,這場跨國、跨校、跨域的活動,共募集四十五萬元,將捐贈給受戰火侵擾的烏克蘭難民,校長李玲惠表示「我們省下一天的餐食,就能夠讓烏克蘭的孩子多活一年」,也在活動中祈願天下無災難,平安歲歲年年。
12月是慈大附中的生命教育月,為了讓孩子在歲末年終盤點生命,學會知福、惜福、再造福,慈大附中已連續六年舉辦「感飢12‧送愛國際」活動。今年的活動,包括慈大附中親師生及慈懿會爸媽,還透過網路視訊,連結了泰北清邁慈濟學校、花蓮光復商工,以及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而「九一八震災」受災學校—東里、富里國中師生們,因為真實感受過災痛,對烏克蘭因戰火侵擾的人民,對於他們的苦痛更是感同身受,今年也一同加入活動行列。
這場跨國、跨校、跨域的集愛、傳善活動,共吸引3242人參與,包括慈濟慈善志業劉效成執行長、慈院總務沈芳吉主任、慈大教傳院何縕琪院長、慈大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蕭心怡國際長特別親臨感飢音樂會,一起共襄盛舉,為飢餓勇士們加油打氣,遠在土耳其的滿納海學校也特別錄製影片送來感激的祝福。今年感飢十二,匯聚不同空間的愛,共捐出45萬元給烏克蘭難民,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溫飽。
為了讓學生體悟感飢十二的意義,事先透過課程引導與烏克蘭學生的現身說法,讓學生了解全世界處於飢餓的人口高達八億多,平均每3.9秒就有一個小生命因為缺乏糧食與飲水消失在地球上!這些飢餓的災民可能是因為天災,也可能是因為戰爭等人禍,今年二月的俄烏戰爭,就有將近1千3百多萬人流離失所,看著這些遠方的小寶貝在飢餓與死亡邊緣中徘徊,除了嘆息之外,更期待號召大家透過行動,匯聚愛心,一起為難民們盡一份心力。
感飢十二當天一大早天氣晴朗,雖然還是寒風刺骨但慈中全體師生熱情滿滿,李玲惠校長敲鑼宣布活動正式開始,戴上專屬的「感飢12」口罩與貼紙,飢餓勇士們開始行動。慈中中學部孩子,從早上6點到下午6點,12小時不進食固體食物,而國小部小朋友則以粗食方式參與活動。
國小部六年1班陳哲洋同學則表示:「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參與感飢12,雖說擔心自己可能會沒有力氣上下午的社團課,但這次全家一起參與,就覺得特別有意義」;國一大愛班王翊萱表示:「自己已經參加第四次,雖說每個人捐的是一點點,但大家一起捐款就是一筆龐大的數目,體悟到可以在這麼好的環境中生活真的很幸福,更應該珍惜為了救助烏克蘭難民們而參加」。高二知足魏瑜廷同學提到:「自己已經參加感飢12五次,雖說會覺得餓,但若能透過自己少吃幾餐,就能幫助別人,感到相當值得,也藉由這樣的善念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感飢12讓孩子一方面在飢餓的感覺中珍惜擁有,二方面讓孩子們自願自發的以自己的能力,用省下的餐費助人,追隨慈濟國際賑災,送愛國際的腳步,關心2022年的世界情勢,效法並實踐慈濟精神—慈悲喜捨送大愛,拔苦與樂濟眾生,將省下的餐費款項捐給烏克蘭、非洲或有需要的孩子,種下慈悲濟世的善種子。
感恩許多人的護持與響應,讓中午的「感飢音樂會」更是滿滿的感動。首先登場的是慈大附中的老師與學生帶來「孤勇者」與「明天會更好」兩首歌曲,讓大家彼此互相激勵,現場的氣氛熱絡且溫馨,緊接著烏克蘭學生帶來舞蹈與愛國歌曲,將氣氛炒至最高點,帶動現場師生也祝福全世界。
秉持讓愛傳出去的精神,感飢音樂會現場除了有慈大附中師生與家長會的家長們,也特別現場連線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慈懿會各行各業的爸媽、光復商工、東里國中、富里國中、泰北清邁慈濟學校,慈濟為敘利亞難民所設立的「教育綠洲」-土耳其滿納海學校,當他們得知慈中的「感飢12」,也從遠方送來感激的祝福,為飢餓勇士們加油打氣,跨越時間與空間,為這次活動帶來暖意。今年感飢十二有3242人共襄盛舉,匯聚不同空間的愛,捐款總計45萬元。
李玲惠校長表示,感飢十二的「感」有許多的意義,第一個是感恩且飢餓:感恩我還活著、我健康,我才能感受飢餓的感覺;第二個是感受:感受全世界許多因為天災、人禍等問題沒有足夠的糧食與乾淨的水,而處在飢餓當中人們的苦。共同用飢餓的姿態,以愛來支持他們;用「我少吃一口、讓他們多吃一餐,我少吃一餐、讓他們多活一年」的慈悲行動,讓他們勇敢活下去。
「感飢音樂會」透過師生點燈唱誦「祈禱」的歌聲將大家的愛傳出去,帶給世界各個角落的孩童希望與勇氣。天文館前面集滿祈福卡,師生寫上滿滿的感動與祝福,透過感飢12,每個學生付出一份心力,雖然力量微小,但積沙成塔,匯聚成大愛。祈願人人懂得珍愛自己,關懷他人,用感恩心告別2022、以歡喜心迎接2023。
撰文/徐振家、戴雯皓;攝影/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