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治療藥物,是扮演控制病情、延緩退化速度的重要角色,能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等等病徵,並非無法治癒就不用治療用藥。研究指出,早期診斷、藥物介入者較晚期佳,也證實服用藥物,對於退化型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其延緩惡化的效果較為顯著。
台灣目前失智人口約31萬,2050年可能快速增至80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會有近4位失智者,面對失智人口逐年攀升,你是否做好準備?失智前兆如何檢測、吃藥有用嗎、家屬如何照顧、怎麼預防?本篇一次彙整照顧者最想了解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議題,由6位專科醫師完整解析。
家人常忘東忘西,這是失智警訊嗎?
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嚴介聰表示,於輕度失智症前的認知障礙階段,會出現記憶力退化情形,但症狀較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通常不易察覺,此階段病症尚可逆,若為輕度失智階段,通常會察覺到面對「複雜」處理能力降低,如:數字精算、複雜路徑返家,而且一旦惡化成失智症,原則上就是不可逆。
就自身門診經驗中,通常自行前來就醫者,患者較年輕(50~60歲),主訴記憶力變差為大宗,而多數僅是輕微認知障礙階段,另一種則是家屬發現有狀況陪同就醫,目前門診案例約有4~5成屬輕度失智症,如:忘記關瓦斯,而中度失智症者則會出現情緒異態,例如懷疑某人偷東西、日夜顛倒、妄想等情況。
以失智症類型中比例最高的阿茲海默症,早期徵兆以記憶力下降最為明顯,尚會有認知執行力、專注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受損情形。
若家人有失智症的前兆,但卻拒絕就醫,建議可以請與家人較信任者作為溝通橋樑或陪同就醫,可以用記憶保養、身體健康等詞彙代替失智症,減少抗拒性。
延伸閱讀:
失智長輩亂尿尿,門口寫「這句話」竟馬上改!教你「居家改善」4重點
失智症無法根治,所以吃藥也沒有用?
台中榮總神經內科醫師陳廷斌解釋,藥物是扮演控制病情、延緩退化速度的重要角色,能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等等病徵,研究指出早期診斷、藥物介入者較晚期佳,經醫學證實服用藥物對於退化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延緩惡化效果較為顯著。所以,吃藥沒有用是錯誤的思維,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阿茲海默症目前以「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兩類藥物為主,前者可減少腦部乙醯膽鹼的代謝,維持足量的神經傳導物質,使用階段從輕度至重度皆可;後者可抑制神經過度刺激所產生的神經毒性,使用階段以中重度、重度為主。若阿茲海默患者符合健保規範,即可享健保給付藥物費用。
針對藥物劑型分3種:
- 錠狀型:分成一般型及口內崩解錠,後者含在口中可快速溶解,適用於吞嚥困難者。有些錠狀型藥物,一天只要服用一顆,所以算是相當方便。
- 液體型:可將藥劑加到水中或食物中一同食用,亦方便調整劑量,適用於無法吞嚥錠狀藥物者和抗拒服藥者。
- 貼片型:透過皮膚吸收藥效,但易流汗、容易皮膚過敏者較不適用,所以要避免重複貼於皮膚同處。
如果不願意按時服藥,哪些技巧可以增加服藥習慣?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蓉蓉指出,失智症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多為腸胃道為主,例如:腸胃蠕動變快、噁心、腹瀉,部分長輩因平時有便秘情形,反而會因腸道副作用而得到緩解,少數偏頭痛患者會有手腳麻情況,99%門診病患無反應藥物副作用對生活造成困擾。
而部分家屬反映服藥後出現兩眼無神症狀,此與藥物並無關聯,可能因失智惡化,此時用藥反而可減緩症狀,也有可能是其他共病,產生呼吸道感染、日照不足、日夜顛倒、譫妄等原因造成,需要諮詢醫師釐清問題。
若家人服藥順從性較低,可安排與家人較信任者協助溝通,依病程嚴重程度採用不同方式,輕度患者以維持健康的角度溝通、並強調藥物治療效益以降低排斥感;中、重度多為吞嚥困難者,可調整藥物劑型,或提供定時服藥獎勵回饋。
吃藥了!但失智狀況沒有好轉怎麼辦?
輕、中度失智症以低劑量藥物或合併心理治療為主,中重度因病徵較複雜,相對服用藥物種類較多元;台北榮總精神部醫師劉慕恩提到,2022年健保署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藥物,進一步放寬健保給付條件,中重度、重度患者尤其受惠,在符合條件下,如需使用兩種機轉藥物健保可同時給付,例如:中重度惡化變快的時候,可再申請不同機轉的健保用藥。
數據顯示約有三分之一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改善方式有1.增加原藥物劑量、2.替換或合併不同機轉藥物、3.搭配非藥物治療;而以阿茲海默症為例,藥物療效評估期為1年,其他型失智症因退化進程較快,評估期則較短。
除藥物治療,搭配失智症ABC非藥物治療,有助於病程控制。
A:ADL (日常生活功能) 維持家人自理照顧狀態
B:Behavior (行為症狀) 陪伴聊天、運動,穩定情緒有助維持行為及精神症狀
C:Cognition (認知狀況) 依認知功能強弱評估強化面向,輕度著重加強弱項,中、重度著重強項展現
失智症無法根治,病程發展照顧難度增,家屬可關注於眼前自身陪伴的價值,非結果,更能面對長期抗戰。
藥物若能加上非藥物治療,維持生活功能的效果最好
如何有效幫助家人延緩失智退化?光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毓慧就門診經驗,觀察維持長期穩定用藥配合非藥物,治療成效更彰顯;非藥物治療可依失智程度、原生家庭情況、興趣等客製活動,例如:藝術治療提升創造性、肢體協調,運動課程預防肌少症。
4大照顧重點提升生活品質:
- 睡眠障礙:白天可透過外出日照、活動讓患者保持清醒,晚上若仍無法入睡,可請醫生適度開立藥物助眠,維持生理時鐘。
- 生活設計:鼓勵患者保持自主生活功能,做自己能做的,亦可增加自我認同。
- 環境設計:無障礙空間提升安全性、白天保持室內充足光照,晚上降低光度,以及貼上圖示引導所在空間。
- 溝通順暢:建立同理心,避免將照顧情緒發洩於患者身上,導致憂鬱加速
民眾也可善用政府資源,若家人尚有行為能力者可參加失智據點,嚴重者由居服員介入協助家屬照顧減輕負擔,或參加日間照顧中心,透過更規律、長時間的課程活動及社會互動參與,幫助延緩退化,同時也讓照顧者獲得喘息,照顧者切勿獨自背負壓力,適時與家人溝通討論,或請醫師藥物調整、幫助居中協調。全台有115間醫院有成立失智共照中心,已服務約5萬多名失智症患者,有需求者歡迎前往進行諮詢服務。
我會是下一個失智者?可以預防嗎?
年輕型失智症者多落在55~65歲,多數因發現工作能力、行為或情緒出現改變,而前來看診,但表徵容易與壓力、憂鬱產生混淆,需要更詳細檢查及持續追蹤,才能評斷問題根源;65歲以上患者共病較多,若發生過中風、有三高者會增加失智風險。
桃園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怡君提醒預防失智症,需留意兩大重點:
1.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1)強化腦部訓練:維持人際社交互動、學習新事物
(2)均衡飲食:注意清淡、均衡營養;牙口不好者建議改成少量多餐,並由營養師計算合適營養。
(3)規避危險因子:避免菸酒、留意三高,減少容易造成發炎或腦部傷害的生活習慣。
2. 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若處於可逆型的輕度認知障礙,可透過介入治療及積極改變生活習慣,有機會回到正常,因此,可以透過記憶力評估工具,如: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BHT量表(腦適能測驗)、衛福部失智症 10大警訊等等,或是現在有一些線上的腦年齡測驗,透過玩撲克牌,在家自行初步測驗後,若發現記憶力變差或其他徵兆,應把握關鍵期至醫院神經科或精神科的失智門診,進一步診斷。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為:失智症用藥衛教6要點 醫生解惑照顧者最想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