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約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軍事理論著作,至今仍爲人所津津樂道。兩岸之間存在著基本矛盾,一直難以化解。今天,武統的可能,已成爲兩岸民衆的一個普遍關切的議題。我在此,將《孫子兵法》一書中,與武統有較大關聯的“戰爭藝術思維”,做了梳理,給大家參考。(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孫子兵法》是世界的第一部兵法著作。幾千年來,一直為軍事家所樂於引用。在國共内戰時期,雙方將領,系出同源,都會經常引用其中經典名句。
《孫子兵法》享譽國際,他的英文名稱是“The Art of War by Sun Tzu”。換句話説,“孫子兵法”在西方國家的概念中,是在探討“戰爭的藝術”。
戰爭,不是頭戴鋼盔、身披鎧甲、拼命向前的奮勇廝殺;戰爭,是一種“軍事謀略家”的“行爲藝術”。《孫子兵法》所强調的,不是“拼殺與野,血流盈河”,而是“知戰方可言戰”。
德皇威廉二世,依仗國家强大的工業力量,與奧匈帝國結盟,對英法俄宣戰,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德國戰敗,威廉二世被迫退位。
二十年後,沒落的威廉二世,讀到了德文版的《孫子兵法》,潸然淚下,哀嘆說,如果早20年讀到這本書,就不會遭受亡國之痛。
兩岸之間,近年來,矛盾難解。北京追求“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台灣民進黨,則不斷强化“仇中情結”,以鞏固綠色票源。在台灣背後的美國主子,則是一心捍衛其世界霸權。
跡象顯示,美國已準備,要把台灣推上火線,以遏制中國大陸的崛起。烏克蘭是前車之鑑。美國在幕後操弄的手段痕跡,十分明顯。
很不幸,台灣社會“詐騙份子”充斥。在塔綠班權貴中,尤其比比皆是。台灣的行政院長,不知輕重,聲稱要“拿起掃把打巷戰”,台灣政府可謂是《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了。
我們現在來看看,在《孫子兵法》中,有哪些論述,是可以應用到,今天兩岸的“武統”軍事行爲的。
1.“兵者,國之大事也”
《孫子兵法》開章明義第一篇《始計篇》就説: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用兵是大事,攸關生死存亡之道,千萬不可以等閑視之。很多網民常在網路上說,對岸“不敢”打台灣;或者説,要打早就打了。
問題不是“敢不敢打”,而是戰爭事關重大,千萬不可貿然從事。
漢高祖統一天下之後,討伐匈奴,白登之戰,敗給匈奴,受到匈奴的羞辱。這個羞辱,一直到第四代的漢武帝,在國家聚集足夠的實力之後,才發兵征戰匈奴。
漢高祖登基於西元前202年,歷經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於西元前129年,拜衛青為將,討伐匈奴,追亡逐北,中間相隔73年。
中共建政於1949年。之後歷經鄧小平的 “改革開放,韜光隱晦”;江澤民、胡錦濤二代的休養生息;今天2022年,習近平的中國,成爲世界第二强國,積纍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力量,豈非剛好 是 73年。
大漢王朝沉潛了73年,才出擊强敵匈奴。中國大陸沉潛73年,才有可能與美國直接碰撞。歷史的演化,常有其類似的邏輯性與規律性。
總之,戰爭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兩岸問題,只要還有和平解決的機會,北京仍希望和平解決。
2.“兵貴神速”
《孫子兵法》第二篇《作戰篇》說: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這段話説的是“兵貴神速”。時間一拖久,必會傷到自己。作爲良將,必須知道“用兵的可能弊端”;才會知道,如何得到“用兵的最大效益”。
今年8月2日,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8月4日,解放軍即在台灣進行六個區域的環島軍演。同時,飛彈飛越台灣上空。整個軍演動作,可謂是“兵貴神速”,台灣完全無力應對。
當時解放軍,若直接由南北兩線登陸台灣,台灣塔綠班將如何應對?
一旦大陸決定武統,很可能採取“斬首戰術”。二天之内,就拿下了臺北總統府與衡山指揮所。其他的,都是犁庭掃穴的收尾動作了。
台灣的將領,如果都如“于xx將軍”這般智能低下,不識東西;台灣的前綫戰士,如果只會對著飛機扔石頭;台灣的行政院長,只會要大家拿起掃把打巷戰;台灣的總統,只會努力操練如何從隧道逃跑;我想,台灣民衆乾脆早點準備好放鞭炮,迎接解放軍進城吧。
美國對於台灣“抵抗力量”的脆弱性已有警覺,決定要派出“督軍”到台灣督導軍務,免得馬前卒不堪一擊,兩下子就被清潔溜溜,不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顯然希望,一旦兩岸發生戰事,台灣會爲了美國的利益,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3. “無恃其不來”
《孫子兵法》的《九變篇》中說: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這段話,可以用在解放軍面對美軍的心態上。北京若要對台灣採取行動,必須考慮美軍的反應。“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就是説不要設想美軍不會來,要設想如何預做防範。“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就是説不要設想美國不會攻擊,要設想如何反制,使對方知難而退。
8月4日的環島軍演,分六個區域佈陣。其中兩個,是準備南北登陸,一在北海岸,一在高屏地區。另外三個,是防範來自於台灣北、東、南方向的美軍。最後一個在台海的佈陣,是預備隊,準備隨時補充上陣。
4.“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的《謀攻篇》說: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中國傳統智慧,講究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要減少殺伐,。
國共内戰時期,淮海戰役國軍大敗,蔣介石宣告下野。此後,北平(後改為北京)和平解放、共軍趁勢“百萬雄師過大江”,一路南下,摧枯拉朽,湖南、雲南、四川、新疆等各地軍政首長,都是“陣前起義”,再沒有什麽大規模的戰役。
所以説,國共内戰後期,解放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少有殺戮。
台灣目前,雖説偶有“兵兇戰危”危機感,但是一般民衆都很“鎮定”。我想是基於兩個原因:
第一,認爲還沒有到“該恐慌”的時候,武統不會很快發生;
第二,就算是解放軍來了,在家裏待幾天,也就風平浪靜了。民衆有信心,解放軍進城了,會照顧到民衆的身家安全。
5.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
《孫子兵法》的《火攻篇》說: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君主不可以受到情緒的左右,而發動戰爭。被激怒的情緒,可以恢復;一旦輕易啓戰,則無法回頭。
美國近年來,經常挑動中國大陸的情緒。塔綠班則努力配合,吆喝起舞。裴洛西訪台,就是美國對中國搦戰(編按,挑釁)。如果中國大陸“怒而興師,慍而致戰”,擊落裴洛西的專機,就有可能導致戰爭。
美國將損失一個老貴婦,中國將陷於非常的被動。這個情況,對美國很有利,對中國很不利。
戰爭的勝敗,往往取決於是否在“自己選定的時間”,“自己選定的地點”,以“自己選定的方式”與對手決戰。
如果經不起挑釁,“怒而興師”,很可能就會掉入對方所設置的陷阱,對自己不利。“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孫子兵法》的《軍形篇》中,有類似的話: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簡單來説,就是自己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不要被對方迷惑牽拖。
毛澤東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一樣的意思。
6. 上下同欲者勝
《孫子兵法》的《謀攻篇》說: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這段話,是在分析,兩軍對壘時,可以依據五點來評估,孰將獲勝。
這五點都很重要。但我特別注意其中一點,就是“上下同欲者勝”。
當年越戰,美國是世界超級强國,派了數萬美軍直接參與戰爭,炸彈與火炮打遍了越南土地。最終,美軍倉皇退出越南,越共獲勝,統一全國。
近二十年的越戰,越南共產黨展現了極其頑强的戰鬥力,問題的關鍵。就是越共上下一心,貫徹始終,驗證了“上下同欲者勝”的道理。
中國對日本的八年抗戰,也是如此,“上下同欲者勝”。
中國上下同欲,志在統一,而美國搖擺不定,最後的勝負,已經可以預期了。
7.“上兵伐謀”
《孫子兵法》的《謀攻篇》中說: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這段話説得極好。我認爲,是《孫子兵法》中的精華名句。
“戰爭的藝術”(The Art of War) 是有層次的。這段話表明,最高層次是“伐謀”,謀略方針最爲重要。其次是“伐交”,也就是縱橫捭闔。
孫子是中國春秋時代的軍事家。他所處的時代,約有二百多諸侯國。今天世界上,也約有二百個國家,兩者頗為類似。而國家間的戰爭,往往有連帶效應。
孫子很强調“國際外交”(伐交)的重要性。發動戰爭之前,必須要先“爭與國、結盟幫”。就算是不能得到“國際”支持,至少不要惹來他國的强力干涉。
自今年11月15日,印尼巴厘島G20國峰會以來,習近平在國際外交上頻頻出擊。他與任何國外元首會晤,都會强調“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這道底線。
我認爲,習近平的外交出擊,就是在實踐《孫子兵法》中的“伐交”戰略。
話句話說,習近平頻頻外交出擊,可能與他的“統一台灣”的心願有關。
“伐交”之後的第三層次,是“伐兵”。也就是排兵佈陣,佔據戰略制高點,以武威嚇逼降,不開火。
1949年的北京解放,就是如此。原先是聶榮臻的華北野戰軍,負責攻打駐守北平的傅作義部隊。後來林彪的東北野戰軍,結束了遼瀋戰役,就快速集結南下,與聶榮臻部會合,將北平團團圍住。
此時,淮海戰役的國軍部隊,又被共軍全殲。所以,整個長江以北,除了北平,都在共軍的控制之下。
傅作義知道,他的華北部隊,已完全被圍困於北平這座孤城,這是個必敗的結局,也沒有任何希望突圍。
爲了數十萬軍人,免於無謂的犧牲;以及北平古都,免受戰火的摧毀,傅作義決定與共軍議和。
最後,共軍以和平手段,佔領北平。這就是個典型的,“伐兵”而不“攻城”的案例。
康熙統一台灣也是如此。施琅在澎湖海戰,擊潰明鄭水師之後,按兵不動,寫信招降。鄭克塽接受了招降,施琅大軍從鹿耳門登陸,台灣本島,完全沒有經歷戰火的破壞。
《孫子兵法》强調的是,一要有謀略,謀定而後動;二要懂得縱橫捭闔,經營好外交關係;三是佈陣於敵城之下,以武逼降;最下下策,才是喋血刀槍,傷人性命,損人財富。
8.結論
《孫子兵法》是約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軍事理論著作,至今仍爲人所津津樂道。
兩岸之間存在著基本矛盾,一直難以化解。今天,武統的可能,已成爲兩岸民衆的一個普遍關切的議題。
我在此,將《孫子兵法》一書中,與武統有較大關聯的“戰爭藝術思維”,做了梳理,給大家參考。
我認爲,《孫子兵法》中闡述的概念,與北京政府當下的做法,基本是相符的。
換句話説,北京政府當下的做法,確實是依循了《孫子兵法》中的“戰爭藝術思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