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四面牆外》“蘋果”是怎樣爛掉的 ——當新聞媒體變身激進政治機構

優傳媒/ 2022.12.19 21:26

林任君:的確,在香港許多有識之士眼中,《蘋果日報》是很爛的。但這些都還不足以改變其“新聞媒體”的性質——無論怎樣爛,它還是個新聞媒體。真正使《蘋果》變質並終於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的,是它選擇直接參與政治。在這方面,它甚至遠遠越過了即使在西方也不受認可的那些所謂“鼓吹性新聞”(Advocacy journalism)和“行動性新聞”(Activist journalism)的界限。(圖/林任君,新加坡人,前《聯合早報》總編輯。《優傳媒》願意轉載於不同域外觀點。)

 

作者/林任君

 

香港媒體風雲人物黎智英以及他創辦的《蘋果日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案件原定12月13日開審,但由於是否允許聘用英國大律師為他辯護的問題,須等待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決定,已經展期到明年審訊。

 

無論人大釋法的結果如何,此案已引起國際關注,而無論審訊結果是什麼,也肯定會引起巨大爭議,只要看12月10日香港法庭判他另一項欺詐罪名成立,被美國國務院指責不尊重新聞自由,就可見一斑了。

 

其實,黎智英本來就是個不缺爭議的人物,單是他算不算真正的“媒體人”已經備受爭議了。此事且暫時按下不表,先看看他當年是如何創辦引領風騷(也有人認為是汙化風氣)達20餘年的《蘋果日報》。在這之前,他已經創辦了小市民愛看的八卦雜誌《壹週刊》。1994年7月,在《蘋果》問世前大約一年,他在某一期的《壹週刊》突然發表了題為《給王八蛋李鵬的公開信》,大罵中國總理李鵬,總共罵了他20多次“王八蛋”!那種唯恐天下不知其政治姿態的張狂——也可能是個處心積慮的“投名狀”——著實令人開了眼界。因此,隔年創刊的《蘋果日報》一開始就擺明與中共對著幹,就完全不讓人感到意外。

 

“羶色腥”內容刺激感官

黎智英無可否認是個商業奇才,《蘋果日報》1995年6月20日轟轟烈烈橫空出世,立刻引起香港報業市場大地震。首先,它不惜流血,採取大削價競銷的策略,當時一般報紙售價港幣五元(約九角新元),但《蘋果》只賣二元,而且每買一份還贈送一顆大蘋果,又隨報附送購物優惠劵,結果引爆一場慘烈的削價戰。幾個月下來,《蘋果》銷量迅速飆升,一些報紙則因失血過多紛紛倒閉,包括《星島晚報》《新晚報》和《香港聯合報》;在成功佔據市場後,它又將售價恢復到五元。

 

內容方面的攻勢就更加不擇手段了,《蘋果》的問世完全顛覆了香港媒體生態。黎智英的著名辦報格言是“讀者愛看什麼就給什麼”,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它竭盡所能嘩眾取寵,大量提供八卦、聳動、色情和暴力的內容,血腥和裸露的“寫實”照片,配以誇張渲染的標題,一味刺激讀者官能,拼命“吸睛”。它甚至以“讀者知情權”為藉口,突出刊登交通意外或罪案受害人相片,不但侵犯他們的隱私權,也完全不考慮他們或親人的感受。

 

《蘋果》還養了一大群狗仔隊,專門追蹤明星和名人,駐守在他們寓所和餐館外面,伺機跟蹤偷拍,揭露他們的隱私和私生活,滿足讀者偷窺欲。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它竟然還有風月版,提供“召妓指南”之類的資訊服務!

 

當然,《蘋果》也不只是有這類糟粕而已,黎智英在販賣“羶色腥”(sensational)內容的同時,也懂得用藝文“平衡”一下。他不惜砸大錢邀請文人名士出任高職或撰寫專欄,往往一出手就是數百萬港元年薪,將他們捧上檯面,粉飾門面,美化《蘋果》形象。《亞洲週刊》專欄作者林沛理就曾寫道:“給稿費從不吝嗇的《蘋果日報》名家如雲,還有善寫‘美文’的社長董橋長駐候教。然而這種‘裝飾性’的思想性和文藝氣息改變不了報章的本質……星期日的蘋果日報的‘蘋果樹下’辦得越有書卷味,越有批判性,便越給人一種罪人在星期天去禮拜堂做告解的感覺。”真是一針見血!

 

除了通過副刊美化形象以外,《蘋果》在版面上也確實費盡心思力求美化,高度注重圖像化,版面設計亮麗照人,更重要的是在香港首創全份全彩色印刷,令當時還是黑白印刷的眾多報紙相形失色,讓人感到煥然一新。

 

就這樣,《蘋果》以聳動的內容和圖片、偷拍的隱私、絢麗的版面、反共的立場等元素,配製出一套成功方程式,徹底改變香港報業生態。影響所及,許多倖存的報紙紛起效尤,使香港新聞界出現了“蘋果化”現象。

 

“蘋果現象”也引起海外華文媒體興趣,一些本地同行深受吸引,覺得有必要去取經。但我很不以為然,心想:我們的社會風氣能像香港那樣自由放任嗎?《蘋果》那些顛覆市場、搶奪報份的手段,我們真能模仿嗎?它那些羶色腥的內容和照片、煽動性的標題、狗仔隊的跟蹤偷拍、對意外和罪案受害者的二度傷害、全然漠視社會道德和責任的態度……是絕對不可能模仿的。不但新加坡政府不會允許,社會大眾也不會接受,本地新聞從業員也不屑為之。不要說《聯合早報》,即使是以小市民為對象的大眾化晚間報紙《聯合晚報》和《新明日報》,奉行的也是通俗而非低俗的辦報原則,不會沉淪到《蘋果》的地步。

 

不是報業學習對象

退一萬步說,就算我們真能全盤照搬蘋果做法,本地華文報的總報份真能增加嗎?且不說新加坡不斷萎縮的華文生態和香港天差地別,即使在香港,蘋果報份的增加還不是建立在其他報紙的滅亡和衰退上!

 

至於那些醒目的版面設計和新聞視覺化等,也不是《蘋果》發明的。美國著名全彩色全國性報紙《今日美國》(USA Today)早已開了先河,它在1982年創刊,1988年的銷數已劇增到高居美國第二,1980年代中期還開始在新加坡印刷國際版。當時報紙的最大競爭者是電視,為了爭奪受眾,該報制訂了“親切易讀”(reader-friendly)的編輯方針,提倡新聞視覺化和圖像化,儘量以簡單易懂的圖表呈現和詮釋新聞。它的彩色製圖精美悅目,每天的封面主照都經過精心挑選和處理,呈現方式有如電視畫面。其實,早在《蘋果》出現前,本地中英文報就已經向《今日美國》取經了,《聯合早報》還將“親切易讀”的概念運作化,在日常作業中貫徹。

 

因此,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好向《蘋果》學習的

我一開始就對《蘋果》持否定態度。2005年,我還在香港一個論壇公開批評過它。那年9月24日,我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一篇題為《在報業惡性競爭狂瀾中找尋華文報的中流砥柱》的演講,毫不含糊地說:“從競爭的激烈程度看,香港市場這10年來簡直可用‘慘烈’形容。《蘋果日報》的崛起,帶來了小報意識形態的颶風,徹底改變了香港報業的生態環境。充滿八卦、聳動和官能新聞的報紙將不少正經、守成的傳統報紙一一擊垮。這種情況使香港知識界感到憂心忡忡。

 

胡恩威先生今年6月在《亞洲週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就指出:‘前《蘋果》時期的香港報刊是百花齊放的多元分眾……建構了一個多元人文的精神面貌。《蘋果日報》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香港人的精神文化基因。’另一位論者林沛理也在《亞洲週刊》9月份的一篇評論《蘋果》十年功過的文章中指出:‘它的不擇手段卻令狗仔隊文化、名人文化、反智文化和消費主義在香港建立霸權,直接將香港社會送上無止境地‘笨下去’(dumbing down)的不歸路。’”

 

胡恩威和林沛理都是香港知名作家和文化評論家,他們對《蘋果》帶來的“文化民粹主義”和造成的新聞專業人才流失、人文精神花果凋零的現象痛心疾首。

 

介入政治迷失報紙定位

的確,在香港許多有識之士眼中,《蘋果日報》是很爛的。但這些都還不足以改變其“新聞媒體”的性質——無論怎樣爛,它還是個新聞媒體。真正使《蘋果》變質並終於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的,是它選擇直接參與政治。在這方面,它甚至遠遠越過了即使在西方也不受認可的那些所謂“鼓吹性新聞”(Advocacy journalism)和“行動性新聞”(Activist journalism)的界限。

 

《蘋果》不只是參與政治,而且是以極度激進的方式參與。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早在2003年,它就已直接干政了,以行動反對香港政府提出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建議。7月1日,它在頭版大標題寫明“走上街頭丶不見不散”“不要董建華”等口號,並預先印成遊行海報,煽動50萬港人上街遊行。

 

自那次“初試啼聲”奏效之後,它就越來越放膽了。從2006年直到2014年的雨傘運動,《蘋果》繼續它屢試不爽的煽動行為;黎智英也被指是支持泛民陣營及多場民主運動的幕後金主。有人曾公開質疑,在壹傳媒連年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這些“金援”是否來自外國勢力?

 

《蘋果》的激進干政行動在2019年修例事件達到高峰,它除了在頭版號召讀者參與反修例遊行,還持續不斷發表呼籲外國制裁香港和中國大陸,或採取其他敵對行動的文章,數目高達百多篇。尤有甚者,黎智英還在示威爆發後飛到美國,拜會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等,公開宣稱“香港正在美國的敵營為美國而戰”——在為美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在敵人陣地之內為美國的價值觀展開攻擊。

 

難怪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要公開質問:黎智英會見美國政治人物要求制裁香港,而《蘋果日報》每逢有大型反政府活動都會隨報附送遊行標語,它還算是真的新聞機構嗎?

 

香港知名媒體人于品海也在2021年7月13日發表評論,公開質問:“當《蘋果日報》社論高調鼓吹西方國家制裁香港和中國,它的管理層能夠脫離關係嗎?這些行為能夠說成不是政治的,與國安法毫無關聯,而且受到新聞自由保護嗎?當這些事情持久發生,《蘋果日報》還是新聞媒體嗎?黎智英還只是新聞人或商人嗎?”

 

這些都是《蘋果》和黎智英回避不了的大哉問

既然已變身激進政治機構,當然就必須面對政治行為的後果。黎智英終於在2020年8月10日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罪名被捕,《蘋果日報》也因涉嫌違反國安法而遭搜查並被凍結資產,在2021年6月24日停刊。

 

《蘋果》既已逾越媒體底線,甚至抵觸法律紅線,就不能再藉口“新聞自由”為本身的行動辯護。但無論事實如何勝於雄辯,西方輿論公審法庭已經未審先判,將黎智英和《蘋果》的政治案件宣判為“新聞自由”案件。美國總統拜登就聲稱,《蘋果日報》的關閉是“媒體自由的悲哀之日”。

 

天底下難道還有新鮮事嗎?好戲還在後頭!

(授權發布於2022年12月17日)

 

作者簡介

林任君,新加坡人,從事新聞工作38年,曾擔任《聯合早報》總編輯和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集團總編輯,2015年退休。2010年獲頒“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貢獻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