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慈濟大學人文講堂 談失智症的資源轉介與陪伴

慈善新聞網/ 2022.12.19 14:20

林家慧社工師(左)與王文珍臨床心理師(右) 分享失智症的資源轉介與照護陪伴經驗。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舉辦的2022花蓮人文講堂,邀請花蓮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林家慧社工師,以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高齡整合照護科王文珍臨床心理師聯合主講,帶大家一同認識花蓮社區部落的長者確診失智症後,共同跳脫「常規」,另闢與開展出一條人文療癒的照護之路。

  據台灣人口統計資料庫顯示,預測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說,全國人口中將有20%的人是65歲以上長者,老年議題終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重要課題。「失智症」,是指記憶力日漸衰退,日常生活功能逐漸退化,需長期依靠他人提供協助與支持,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照護的疾病。

  當家中長者確診失智症後,對照顧者而言,如同走向一片黑暗的道路,經驗到「看不見的未來」:何謂失智症?失智症如何照顧?照顧費用足夠嗎?確診之後然後呢?除了安置機構的選項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管道能提供資源服務?日常照護衍生出各種紛雜事務,繁瑣堆疊帶來的種種壓力,照顧者如何從這照護歷程中獲得喘息的空間?面對照顧者內心的徬徨無助,又有誰能夠理解呢?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主任為講座引言

過去的未曾過去,我們卻可以重新認識他

  王文珍心理師認為,當與失智症長者互動時,須走在照顧者前面,告訴照顧者可以做些什麼。在確診失智症前,長者們會以某個樣貌「活在」大家面前;確診失智症後,就好像人生的時間停滯了,但我們往往忽略了長者的生活周圍環境,能否支持長者們「活得」像以前的生活一樣。

  在「那位不說話的伯伯」的案例中,原本是一家之主、擔任村長的他,與村民們熱絡互動關係的日常生活網絡裡擁有話語權,熟悉村裡街坊巷弄大大小小的事情、鄰里男女老少的名字,對每位村民生活起居與家庭狀況瞭若指掌;確診失智症後,溝通能力逐漸下降,在村子裡迷路,叫不出別人的名字,甚至不認得村民們誰是誰...等等狀況;伯伯開始不說話,變得白天不願意出門,人際互動的意願降低;晚上眾人皆入眠的時刻,卻打開家裡大門,表示「有人會來找我」;對伯伯而言,他的行為反映出心裡難以接受:自己已逐漸無法掌控如同以往的生活樣貌,內心渴望再次回到以前的如常生活,與村民們持續保有頻繁且深刻的連結。

  林家慧社工師也提及,在失智症的照護歷程中,失智長者們的溝通能力逐漸退化,彼此溝通方式也應隨之改變,關注與留意長者們心理層面的需求,強化照護多元面向的重要性。

  瞭解個案早年職業、嗜好,與照顧者共同合作,找出家庭動力之間的關係,儘可能以個案過去的習慣為基礎,進行個別化的調整,使長者們保有尊榮感,以回應確診失智後的情緒狀態,滿足其心理需求,讓過去的從沒過去,而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他。

成為一個陪伴者,而不是拯救者

  臨床心理師進入社區長者服務現場,提供雙方建立長期信任關係的機會,讓失智長者與照顧者們保有被惦記的感覺,當照顧者伸出求助的小手,心理師抓住此一瞬間,猶如埋下種子,等待發芽的過程。

  兩位講者分享照護過程的反思:不論是臨床心理師或社工師,預見失智症長者與照顧者在其生活處境,可能會發生的狀況,盡自己能力所及提供的療癒服務;即使,對助人者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就照顧者而言,卻未必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我們終究需回歸到這個家庭本身,從根本性著手,協助解決個案的問題。

走在照顧者前面,替他們點一盞燈

  確診失智症,然後呢?給予失智長者們一個新的角色,讓其明白現在的自己不是原來的那個他,而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臨床心理師與社工師盡力提供資源轉介與陪伴,在照護之路併肩前行,看見並接起這個「人」-失智者、照顧者,與其「家庭」;期望這樣共同合作的照護經驗,如光點般,點亮漫漫的照護長路。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