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汝講啥社區營造?阮聽無啦!

優傳媒/ 2022.12.16 06:50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開館快二十年了,當初館方提出「水岸、社區、博物館」社區總體營造,積極創造博物館與八里左岸共存共榮的願景,惜除了開館時轟轟烈烈熱鬧數年,其後隨著政權幾經更替,又漸蕭條,可憐大好河山,也只能長嘆「白雲千載空悠悠」了!(圖/取自網路)

 

作者/林明美

 

二十多年前,在籌備八里十三行博物館期間,我們到底做些什麼呢?忙著督工建築館舍?忙著策劃常設展、特展?忙著組織志工大隊?忙著思考教育活動、行銷企劃?當然!這些您想得到的我們確實都在努力。但是,您可能想不到的,做為八里地區唯一的公設博物館,期望與地方共榮,這份工作可不比建館輕鬆呢!

 

不是巴黎?是八里!

博物館在淡水河左岸的「八里」,這裡風大、濕度高、墳墓多。過去沒有良好的規劃及公共建設,人口一點一滴的流出去。

 

那時,台北朋友們聽過八里的不多,中南部的朋友更離譜了:「什麼?你在巴黎?法國那裡?」。

 

早期八里會塞車的日子通常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清明節,觀音山上到處可見一年一度祭祖的人群,忙著在祖先墳頭撒蛋殼丟冥紙,鄉內唯一聯外道路台十五線兩線道上的車流塞得滿滿的,動也動不得。

 

另外一個原因,是廟裡拜拜作醮,信徒、車隊、陣頭,也塞得台十五線滿滿的。

 

清明掃墓及神明生日,是八里的大日子。其他日子,八里街上,可是很偏鄉的。

 

與夕陽共創絕美的山河景光

還好,淡水河公平地流過繁華的淡水右岸,也盡職的淌過偏鄉八里左岸,甚至,從八里看過去的淡水河景觀,比從淡水望過來的還要動人。

 

如果您從淡水河邊的八里水岸,或觀音山上的八里山巔,看淡水河、看台北盆地、看台灣海峽,那份水天一色的「美」,肯定您會無法止住讚嘆言語的!

 

(圖/鄭淑姬攝)

 

只是,一、兩百年來,繁華往對岸淡水去,留在八里的只有老人和先民。

 

討海人毋時間看風景啦!

當年,我們一群外地人,跑到八里來搞博物館,也搞社區營造。田野調查之餘,驚覺八里的美,對著淡水河出海口最後一個漁村,「挖子尾」的老漁民又讚歎又跳腳:「挖子尾的河海好美好美!」、「我們一起營造這裡,把她重新裝扮起來!」、「怎麼會有人忘記這一塊這麼自然的土地?!」。

 

博物館的許多年輕員工英語說得比台語輪轉,破破的閩南語,撩撥得老漁民又是揪心又是無奈。

 

「汝講啥?討海人無時間看風景啦,也無時間和汝開講。」,再說:「尚重要的是水溝仔要清乎清,風颱來才袂(不會)淹水啦!你們講得什麼營造,阮攏總聽無啊!」、「汝博物館開館後,就是不收錢我們也無時間去。捉魚卡要緊!」。

 

老漁民的嗓音一個比一個大,口氣又兇又急,黑黑厚厚的皮膚和千層糕似的皺紋,明白的告訴我們彼此來自截然不同的世界。

 

堅毅的移民,邊緣的社會人

乾隆年間以來,清人為求生存渡海來台:「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台灣諺語提到上船十人,風難死去六人,抵達台灣的,三人留下,一人受不了又返轉回故里。

 

渡海來台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大風大浪艱難渡過黑水溝,八里坌一上岸,在海難中死去的兄弟們,就近葬在觀音山上,生不能歸故里,死了也要生生世世隔海望家鄉啊!

 

在八里世居的漁民,打漁的日子不好過,老人眼睜睜看著後生一個個離鄉出去打拼,傷痕累累多繭的雙手,也只能持續修補破裂的漁網。

 

這樣的日子,外地人能體會嗎?

 

講什麼社區營造?演講者說得口沫四濺,宣傳資料滿場飛,臨了出場時,阿婆驚懼的抓著衣角問:「阮不識字,國語也聽無,咱祖先傳下來ㄟ土地,政府敢是又要來徵收?」。

 

好山好水,只有生活無慮才有暇細品啊!

一群初生之犢腦中刻畫著未來的榮景,口裡熱烈地討論社區文創,到底該開發哪些地方特色的商品?朴仔樹(黃槿)葉子包的草仔粿很好啊!魩仔魚羹也不錯。還有,平日不是也有很多遊客來挖子尾觀賞紅樹林和招潮蟹,喜歡濕地生態體驗嗎?

 

(圖/鄭淑姬攝)

 

問村長怎麼想法,「啊!啥米觀光?毋免(不用)講啦,生雞蛋無,放雞屎倒有啦!」。為什麼?「觀光客也毋來村內柑嬤店買汽水,只有借廁所放尿呢!」,「上次「福仔」在村內賣魩仔魚,一日賣無五斤,生意做毋起來的啦!」。

 

「福仔」大聲口,惡人臉,客人才開始挑魚,就大小聲叫不讓客人碰魚,嫌人家白嫩嫩的小姑娘不懂魚,這樣情形,能賣五斤魩仔魚算偷笑啦。

 

村裡的男人都像「福仔」,一開口就像要和你吵架,即使是笑著招呼客人來吃拜拜,聽著也好像有事來尋仇似的,掛在風霜老臉上的笑容僵得挺不自在。

 

「失禮啦,阮討海人就是這樣,講話無好聲氣。」,「福仔」的老母,哈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壓彎了的腰,無奈的苦笑賠罪。

 

大大美美的紅太陽,斜斜的掛在台北港邊的海面上,看不出地球在轉動,只看見紅太陽一吋一吋的往下掉,蒸得海面紅通通,海水鬧滾滾。

 

這裡一天演一次的太陽戲,這麼美的景色,只有外地人驚得哇哇叫,漁村裡的人可忙著算計一天兩次的潮起潮落,一家的生計都靠它呢!

 

後來十三行博物館開館及八里左岸各項建設陸續啟用,果然大量外地遊客湧進八里。對岸淡水早就是商業區,習慣熙來攘往的遊客。但是,八里左岸,尤其是傳統漁村地區可不一樣了,我們的遊憩區,其實就是他的生計區,是他們維繫生活的重要場域。

 

所以,當你到八里左岸的漁村時,請你尊重居民,不要隨意驚擾他們。如果他們有如雷鳴一般的說話或抱怨,也請不要害怕。

 

討海人,本來就聲口大,無壞意啦!

 

(後記: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開館快二十年了,當初館方提出「水岸、社區、博物館」社區總體營造,積極創造博物館與八里左岸共存共榮的願景,惜除了開館時轟轟烈烈熱鬧數年,其後隨著政權幾經更替,又漸蕭條,可憐大好河山,也只能長嘆「白雲千載空悠悠」了!)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