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燒長達快三年,如今藉由普遍施打疫苗及抗病毒藥物使用之下,各國逐一解封,慢慢回歸新常態生活,但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蔡承宏秘書長提出擔憂:「像是骨髓移植病患感染 COVID-19 死亡率近 20%1 ,免疫功能低下者比一般人承受更高機率的染疫風險,是否能跟病毒共存還要更多思考。」面對此防疫困境或許有新的解方,國際藥廠研發長效型單株抗體,直接補足不夠的抗體,利用新冠預防藥達到「精準防疫」的概念。
秋冬雙疫夾擊六大族群面臨防疫新挑戰
每日全球確診數處於波動狀態,依據季節、各國開放程度等上下起伏,不可否認在邊境開放下新冠病毒無所不在,且除了疫情之外,國內專家也預估今年冬季「流感」會進入大流行,秋冬雙疫夾擊對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大不利,面臨更大的防疫挑戰。
全世界約有 2% 的免疫功能低下病患,處於 COVID-19 的高風險之中,包括:器官移植患者、血癌、先天性免疫不全、HIV 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劑、化放療患者等2。
打了疫苗不見得有完整保護力!
這些族群過往都是疾管署最早開放接種疫苗的對象,也積極鼓勵施打第二次追加劑,但光有新冠疫苗的保護恐怕仍不足夠。台大醫院進行的一項研究,檢測血癌患者打完疫苗抗體生成狀況,一般人抗體高達 1- 2 萬,但血癌患者大多數都是抗體一半都不到,甚至有些是低到檢測不到。根據另一項在《臨床傳染病》期刊中4,強調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要個別化預防方法,各族群接種疫苗後抗體有效反應如下:
- 一般人:92%
- 免疫疾病患者:79%
- 惡性腫瘤患者:79%
- 血液惡性疾病患者:50%
- 器官移植患者:31%
為什麼這些族群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主要是疫苗抗體產生的機轉,是仰賴身體正常免疫功能主動產生抗體,也被稱之為「主動免疫」。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因自身疾病狀況或其治療方式,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保護力。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補充解釋:「尤其器官移植者終身需要服用免疫製劑,目的是為了抑制免疫系統降低對外來移植器官的排斥反應,但也讓他們免疫功能較一般人低。」
此外,血癌患者也因為化療、放療、生物製劑、標靶治療殺死癌化的白血球細胞,導致免疫功能明顯下降,代表疫情嚴峻時,血癌病友幾乎長時間籠罩在隨時會確診的陰影之下。
因較難透過疫苗產生足夠保護力,導致染疫後重症及死亡風險也高,蔡承宏指出:「臨床上血液腫瘤患者確診後,可能長達兩個月 CT 值都很低,容易產生各種併發症,也有部分患者因為治療中斷血癌復發而死於癌症。」
主動免疫 VS 被動免疫 防疫機轉大不同
無法透過疫苗「主動免疫」產生保護力的免疫功能低下族群,則可以透過「被動免疫」,直接投以抗體提升保護力。今年 9 月疾管署緊急授權使用的長效型單株抗體,就是提供給免疫低下族群預防新冠用。
吳麥斯解釋:「長效型單株抗體與新冠疫苗作用機轉完全不同,疫苗需要人體自行產生免疫保護力達到『主動免疫』,但單株抗體是將已完成終端產物抗體注入體內,也不需要等 1-2 週的生成時間直接產生有效保護力,被認定為『被動免疫』」5。
經臨床試驗結果證實,長效型單株抗體有其預防效果及安全性,接連獲歐盟、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及泰國通過緊急授權使用。疾管署目前開放以下四大對象作為預防新冠使用:
- 曾在一年內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
- 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任何時間有急性排斥現象
- 曾在一年內接受 CAR-T 治療或 B 細胞清除治療 (B cell depletion therapy)
- 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病患
長效型單株抗體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在長效型單株抗體臨床研究中,施打後追蹤 6 個月可發現感染 COVID-19 相對風險降低 83%6;另一份根據美國真實世界數據(Omicron 盛行時期)顯示,有施打單株抗體的器官移植患者感染 COVID-19 風險,相較於沒打的患者降低 64%7。
吳麥斯呼籲在面臨國境開放的後新冠時代,免疫功能低下病患更需要多重防疫保護,可以從以下方式達到:
- 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
- 施打新冠疫苗及第二次追加劑
- 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
看更多:如何申請長效型單株抗體(新冠預防藥)?4 大條件及領用流程一次看
新冠治療不只有口服藥 還有長效型單株抗體
此外,長效型單株抗體不僅用於預防,疾管署日前也核准用於「具重症風險因子且不需用氧」的輕症病患治療。從研究數據來看,在出現症狀後 5 天內給藥,能夠降低住院或死亡風險近 7 成8,在疫情後半段因應醫學研發的進步,慢慢看到回歸正常生活的一絲曙光。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打疫苗不夠 這4類人該打新冠預防藥!公費申請條件及領用流程一次看
血癌病友抗體生成效果差!幹細胞移植者可打新冠預防藥補足抗體
疫苗保護力僅一般人 3 成 器官移植者為什麼應打新冠預防藥?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