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配合癌症防治政策 農糧署鼓勵檳榔廢園轉作

客家電視台/潘成旺 屏東 2022.12.12 19:00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研究證實,檳榔籽屬第一類致癌物,就算是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籽也會致癌,配合中央癌症防治政策,以及維護國民健康,農糧署研提「檳榔廢園及轉作方案」,鼓勵檳榔廢園轉作,12日啟動的推廣宣導列車,就從種植檳榔最大宗的屏東縣出發。 農糧署自12日啟動的「檳榔廢園及轉作方案」宣導列車,首站來到屏東縣內埔鄉天后宮,在廟口演歌仔戲,吸引民眾前來參觀。 農糧署表示嚼食檳榔有害健康,由於屏東縣種植檳榔,約有1萬2000公頃,第一站從屏東縣出發,宣導農友廢除檳榔園,不僅有利國人健康,轉作後更可增加多元收益,也可以加速縮減種植面積。 農糧署副署長 姚志旺:「砍除了 可以分3年來砍,就是說你申請了之後,那你可以陸陸續續分3年來砍,這部分我們是擴大這樣子來辦理,現在廢園1公頃我們是補助了15萬元。」 農糧署說明農民轉作推薦作物,酪梨、山竹、榴槤、牛奶果,及臺灣香檬等19項作物,每公頃可補助田間管理費5萬元,合計補助20萬元,不過農民表示年紀大了,這些作物無法提供當下的生活,也是10年前推動廢檳榔園,屏東縣還有1萬多公頃的原因。 農民 李明智:「這山竹要(種)10年,榴槤也至少要5年、10年的,這些雖然說現在政府有補助什麼,不過對老人家來說這些東西(搖頭),水果需要一直噴藥這些,不是很適合。」 農糧署表示舉凡平地或山坡地,種植檳榔的農牧用地,都可參與檳榔廢園及轉作,受理時間從112年1月1日起,至114年12月31日止,全年皆可申請,有意願申請的檳榔農友可攜帶身分證,跟農地所有權狀等資料,向土地所在地鄉公所申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