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鋼 館長跳車 賤內

大雪養生之道!5 個你該知道的養腎「黑色」食物

Heho健康網/劉思妤營養師 2022.12.07 08:00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可以感受到氣溫明顯下降,五臟的協調運作對應四季,要根據不同季節來保養器官。冬天養生首重「養腎」,讓我們一起了解有哪些食物能幫助補腎,飲食上又有哪些禁忌吧!

冬季養生重點在於養腎

「腎主封藏,主藏精」中醫理論認為,腎臟有儲藏精氣的作用,是生命之本。進入冬蛰時期,順應時節養生要吃什麼?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黑色食物來加強保養腎氣,大自然中充斥許多黑色食材,顏色越深代表營養價值越高,能提供多種保健作用。

一、黑芝麻

小小的芝麻裡蘊藏著完整的營養,有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常用來製作成芝麻粉、芝麻醬、香油等各種食品。芝麻中有天然的木酚素(lignans),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抑制活性氧(ROS)生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研究還發現,芝麻中的活性成分對人體健康大有幫助,提供抗發炎、抗衰老、抗癌、降膽固醇等多種保護作用。

精選料理-黑芝麻香蕉豆漿

  • 材料:無糖豆漿 1 杯、香蕉 1 根、黑芝麻粉 1 大匙。
  • 作法:將所有食材放入果汁機中攪打均勻,即可飲用。

二、黑豆

《本草綱目》記載:常吃黑豆,可百病不生。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黑豆具有低熱量、高蛋白的特性,有豐富的鐵、鈣、鉀、鎂、葉酸、維生素 E、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多酚化合物(單寧、酚酸、黃酮類物質),可以帶來許多健康益處。黑豆中的植物固醇可以干擾腸道中膽固醇的吸收,能有效降低血膽固醇,對於動脈硬化或血脂異常的中老年人而言,多吃黑豆是很不錯的選擇。

精選料理-日式蜜黑豆

  • 材料:黑豆 200 克、紅糖 100 克、醬油 30 克、水。
  • 作法:黑豆洗淨後,泡水 8 小時,接著加入紅糖和醬油,小火燉煮 4 小時,烹煮期間需要定時攪拌,也要觀察水位,如果水份低於黑豆時,要補適量的熱水(淹過黑豆即可),煮至黑豆軟化。

三、黑棗

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比例居高不下,飲食中普遍缺乏膳食纖維,除了容易造成便秘問題,還會提高慢性疾病的罹患風險。黑棗含有高量的膳食纖維、山梨糖醇(sorbitol),能有效緩解排便不順的困擾,每百公克的黑棗有高達 10.8 克的膳食纖維;而山梨糖醇無法被小腸消化吸收,可以幫助吸收腸道中的水分,達到軟化糞便的效果。

精選料理-黑棗燉雞湯

  • 材料:雞腿肉 1 支、黑棗 3~4 顆、薑片、米酒、鹽巴。
  • 法:用熱水汆燙雞肉後撈起,於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放入雞肉、黑棗、薑片與米酒,轉小火燉煮約 1 小時,起鍋前用鹽巴調味即可。

四、黑木耳

黑木耳價格親民,熱量低,富含鈣、鐵、維生素 D 及各種營養素,膳食纖維還是高麗菜的六倍。特別是冬天氣溫驟降,老年人、三高族群容易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黑木耳含有天然的抗凝血物質,被譽為血管的清道夫,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精選料理-木耳炒雞片

  • 材料:木耳片、雞胸肉、薑絲、香油;醃料:太白粉、米酒、胡椒粉。
  • 作法:雞胸肉切薄片,加入醃料稍微醃漬均勻以鎖住水分。熱鍋下香油,爆香薑絲,放入木耳片炒香,再下雞肉片快炒後起鍋呈盤。

五、黑米

黑米在古代被視為極為珍貴的穀物,產量稀少加上有高貴的紫黑色澤,臣子常用來進貢給黃帝。黑米是低 GI 的主食,有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後血糖,最精華的部分莫過於那層黑色外殼,含有大量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黃酮類化合物的一種,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對於改善眼睛疲勞和腸道健康有益。

精選料理-桂圓紅棗炊飯

  • 材料:黑米 1/2 杯、白米 1/2 杯、紅棗 5 顆、桂圓 8 顆、水。
  • 作法:黑米和白米掏洗 2~3 次,浸泡 1 小時,讓米粒吸收水份。將米放入電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分、紅棗和桂圓肉,切下開關煮至熟即可。

冬日飲食禁忌一次看

  1. 少食生冷食物:冬季晝短夜長,吃太多冰涼的食物恐讓脾胃虛寒,造成胃痛、消化不良。
  2. 飲酒不過量:冬天喝酒不能保暖,酒精會刺激皮下血管擴張,加速循環代謝,讓體溫上升後又快速下降,反而容易導致失溫。
  3. 避免吃重鹹: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飲食方面要留意鈉含量高的食物,防止高血壓發生。
  4. 辛辣物要少吃:冬天進補過頭,一下子吃下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只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損傷胃黏膜,甚至引起胃食道逆流。

文/劉思妤、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小雪防寒護陽氣!營養師推 3 款養生食材養腎補血

3族群冬季應注意腸胃問題!「冬季養胃原則」避免腸胃疾病

冬養生先補腎!中醫師激推 10 種「黑色食物」養腎顧免疫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