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111年失智月活動」11月29日在華山文創園區中4A 紅酒作業場辦理熱鬧開展,邀請友善失智合作單位,合力完成主題展覽呈現社會處方箋的成效,展覽為期3天也期盼讓觀展民眾瞭解,失智症其實是需要透過陪伴以及社交活動減緩認知功能的衰退。這場特別有意義的活動,不但有衛教主題區,協助民眾及照護者獲得正確的資訊,也將失智長者參與「社會處方箋」的拍攝成影片,讓更多人得知社處方箋執行的樣貌,以及對長者帶來的正向效果。
其中受到許多民眾喜愛的社會共伴體驗工作坊,每日安排兩場,幾乎場場爆滿,第一場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介紹國立臺灣博館四館之一:鐵道部園區,該區蘊含清代、日本時代、戰後之鐵道交通、現代化的歷史痕跡與故事,運用線上720度環景,帶領民眾身歷其境,並透過互動遊戲、手作DIY,打包專屬的鐵道回憶;第二場則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設計,由李函哲職能治療師和故宮資深志工吳明秋老師帶領體驗用身體來認識文物的創新方式,以及欣賞故宮文物的精妙之處。體驗工作坊於今、明兩天亦規劃精彩課程,有興趣之民眾可至會場洽詢報名資訊。
現場另規劃衛教展區(失智健康識能攤位),以四大內容提供諮詢服務,包含「記憶智造」主題強調社交生活的重要性,以「樂齡照護」主題提供豐富的失智症照護資源簡介,讓患者與家屬更快適應生活,以「預立醫療」主題宣導自主生活的觀念,並以「友善關懷」為主題,提供友善社區資源,讓失智患者也能快樂生活。
今年展覽主軸以「這樣伴,不失智」為策展核心,邀請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交響樂團NSO、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圖書館、果陀劇場/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全聯福利中心、臺北市營養師公會、臺北市立大學、老松國小/愛來學苑等10個合作夥伴參展,呈現運用「社會處方箋」中的博物館處方箋、音樂會處方箋、戲劇處方箋、志工處方箋、圖書館處方箋、食物處方箋、舞蹈處方箋、學習與教育處方箋等模式所帶來的成效,透過訪談影片及展區成果布置可以看見每種社會處方箋帶來不同的成效與反饋 。
除社會處方箋主題展及體驗工作坊之外,另於主舞台區規劃動態系列活動,包含戲劇處方箋邀請到果陀劇場由活化歷史資深帶領人帶領年滿60歲長者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說」與「聽」進而顛覆大家對「老」的刻板印象和認識「老」的不同面向;而生活處方箋-太極導引,帶領民眾一起練習,重新發現呼吸與身心的關聯,以及音樂處方箋邀請夢想者聯盟透過音樂,唱出最真實的人生故事,活動豐富多元。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