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因地制宜工法 千里步道協會16年修護150條

客家電視台/劉宜頻 蔡奕輝 桃園 2022.11.30 19:01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從2006年成立至今,累積為臺灣修復了約150條步道,他們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因地制宜設計工法,守護自然環境,然而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怎麼讓步道更具「韌性」,與大自然間取得平衡,成了手作、維護步道時,更需要思考的課題。 各種工具及石器的敲打聲,劃破山林的幽靜,大夥們全副武裝,正著手進行一項大工程。 位於桃園龍潭的小粗坑古道,是昔日運輸樟腦,以及桃園龍潭跟新竹關西兩地居民來往的要道,乘載著百年歷史以及回憶,現在每到桐花季則是白雪覆蓋,成為賞桐熱點。 然而近幾年氣候變遷加劇,只要山區降下豪雨,步道往往就得面對重重考驗。 記者 劉宜頻:「極端氣候,讓手作步道面臨巨大挑戰,像我們現在看到,這個這麼深的溝渠,就是因為連日大雨沖刷所造成的,踩下來深度,大概到我的膝蓋這麼深。」 「1、2、3。」 採訪小組造訪這天,臺灣千里步道協會的種子步道師,跟小粗坑步道工作站的志工們,正一同修復,因大雨沖刷造成路基明顯掏空的步道,只見大夥們齊心協力搬運石頭,並仔細打量石頭的大小以及放入的角度,調整再調整,專注地為後人鋪路。 小粗坑步道工作站成員 林寶忠:「這個步道是以前先民留下來的,我們也不好這樣就荒廢掉,繼續傳承下去,這就是我們客家人的文化。」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徐銘謙:「可以清楚看到這個柏油鋪的路面,水沖下來,也是沖蝕溝這樣,所以現在他們在做的工法,因為石頭很大顆,所以就可以來補這個路、補回去,保留水走的路。」 就地取材,將路基回填的同時,也需將氣候因素及山友行走安全一併納入考慮,面對不同的環境災害,採用的工法也不同。 小粗坑步道工作站執行長 詹完妹:「這個水就是早上,這個水排不出去,我們就把這個水路去挖、挖給它,它要是流到這邊,有些從這裡排出去。」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 副執行長 徐銘謙:「涵管的下面做了一個階梯,就讓大家走上來的時候,不會被這個涵管絆倒,然後讓這個 這個排水呢,可以發揮它的功能。」 氣候變遷下,手作步道發展出的智慧工法,配合大自然的變化因地制宜,讓步道回歸原始,「韌性」以對各種挑戰。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徐銘謙:「韌性的意思,不是不會有災害,是受到災害以後,可以快速的恢復它原有的功能,那所以我們今天用手作步道的方式,它是比較柔性的工法,這個柔性的工法,配合大自然的變動,然後模仿大自然的方式,去穩定它的結構,那如果它真的被沖掉了,我們就再來整理,再來整理,而不是想要去對抗大自然。」 透過修復與築路的過程,學習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找出可以跟自然生態和諧共存的工法,讓步道不但充滿原始的魅力,更可以永續長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