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楊德遠》書院、私塾、宮廟、鸞堂、善書的秘密傳承

愛傳媒/ 2022.11.27 11:58

楊德遠》書院、私塾、宮廟、鸞堂、善書的秘密傳承

楊德遠》書院、私塾、宮廟、鸞堂、善書的秘密傳承

【愛傳媒楊德遠專欄】清代牡丹社事件之後,沈葆楨被任命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治理台灣。他深知唯有提升台灣人的素質,才能保衛台灣,因此辦教育是治理台灣的最重要的事,故在廣東、福建用很優厚的待遇條件,招募200位年齡在20-25歲之秀才、貢生來台辦教育。

這批人才,銅鑼鄉分到兩位,其一吳秉睿秀才(致民國中吳景豐校長的祖父),其二是吳秉哲秀才(三義國中吳瑞興主任之祖父)。

分到三義的,則是余壁堂秀才(余阿俊的父親)。當時官府撥出育英國小現址及其周邊的土地給余壁堂,於是就在育英國小現址蓋房子,設立私塾,晚上教授漢學、武功,白天種茶。

因為余秀才有抗日行為,日本人來了之後,不准台灣人學習漢學,故他離開了西湖,遷到鯉魚潭繼續教漢學,被日本人再度禁止,又轉到薑麻園的宣化堂茅草屋(今聖衡宮前身)繼續教漢學。

後來因日本皇民化運動,全台禁止所有的私塾教漢學,余秀才只好到豐原后里開武術館、賣藥;光復後再被邱阿通(雕刻大師邱耀彬的祖父)請回,繼續在崩山下魏定慶宅繼續教授漢學。

今天我們到各宮廟的角落,可以發現會有一大堆的善書出現,為什麼呢?這些善書的內涵只有兩種,一是因果報應,二是忠孝節義。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中國大陸儒家文化傳承到台灣,留傳在庶民百姓的痕跡。

大陸先民渡海來台,深知教育是一切的基礎,故帶著教育文化來台。在沒有官府辦理教育的地方,只好自己教自己的孩子,於是私人興辦的書院、學堂、義學、私塾。因日本人禁止漢學之教授,所以這些私塾老師只好轉進宮廟,透過神明掩護繼續上課,透過解籤,繼續傳承忠孝節義、因果報應的儒家文化。但日本人發現宮廟經常是抗日的基地,等到實施皇民化運動,再度禁宮廟,推動神明升天運動,要求所有的神明送到台北集中燒毀,稱是神明升天,其實是摧毀漢人文化。

但日本人不禁佛教,所以這些讀書人、社會菁英又設立很多看起來似佛教又似道教的「鸞堂」,藉由扶鸞的儀式,自己擔任乩身、唱乩、錄乩,把錄下的乩文編輯善書,放在各地宮廟,繼續傳承千百年中國人不變的忠孝節義、因果報應的儒家文化。

 

作者為教育博士,國小校長退休

 

延伸閱讀:楊德遠》一聽入魂——苗栗鐵道自行車路線的文史解說1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