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1124 14:51:19)2022年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的召開,引發國際關注,習近平延任,領導階層也換血注入「習家軍」,對臺灣而言首當其衝的就是兩岸關係發展。究竟後續兩岸情勢、我國的兩岸政策、還有僑胞最關心的兩岸未來走向如何?僑委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直播單元,特別邀請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深入剖析。
邱太三首先解析,中共「二十大」等於向全世界宣告,習近平黨政軍領導職務的延任與集權,國際社會觀察面向包括:第一,俄烏戰爭對國際局勢及地緣政治的影響;第二,中美科技與貿易戰,特別是晶片法案對中國大陸科技發展及其相關產業鏈建構之影響;第三,中國大陸對疫情的封控措施對其社會、生活、國內經濟生產的影響;第四,中共對臺工作強調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凸出「反分裂、反干涉」,持續強化「促融、促統」等恫嚇性及軍事手段脅迫臺灣,更加凸顯中共思維僵化及霸道行徑。
國際社會關切中共對區域繁榮安全的威脅
邱太三表示,由「二十大」的人事安排不難發現,習近平試圖強勢掌控全局和內部制度收權,顯現出他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和安全、資源分配及自主科技與強軍、國家統一等等;不過,中國大陸如果要對臺動武,牽涉的範圍太廣,要處理的事情也多,因此從「二十大」的報告中,可以解讀出對於兩岸問題對岸採取兩手策略,對臺政策上堅持「統一」的戰略目標,但是戰術上則是靈活運用「和戰兩手」。
在「二十大」召開前,兩岸關係的微妙變化早已嗅出端倪,去年2月,中國大陸陸續以病蟲害為由,禁止臺灣鳳梨、釋迦和蓮霧輸入。從陸方對鳳梨發出禁令後,臺灣9度要求陸方進行技術磋商,均未獲回應。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中共更發動違反國際法的針對性軍演,在臺灣周邊發射多枚導彈、大規模機艦侵擾、刻意踰越海峽中線活動並且以所謂臺獨清單、報復我國相關團體企業和人事、甚至違反國際經貿規則,突然暫停農漁產品進口、此外更拘捕我民眾,讓國際社會包括G7都意識到,中國大陸危害區域繁榮與安全的擴張意圖非常明顯。
兩岸情勢目前相對穩定 但不能排除可能風險
對岸的頻頻挑釁,引發全球僑胞憂心,就連僑生也不免擔心來臺求學的安危,邱太三強調,「兩岸情勢相對穩定,但也不能排除所有可能的風險。」他進一步解釋軍機和軍艦擾臺,是中國大陸為了展現它的大國崛起,在經濟實力上,全球區域的地緣政治上,都要佔有一席之地,希望能與美國較勁,特別是在亞太地區這一塊;其次在軍事擴張上,中國大陸也常提及,希望「突破第一島鏈」,因此大秀軍事肌肉,不僅僅針對臺灣產生威嚇效果,也點燃國際輿論戰。邱太三要僑胞放心,一切都在國軍和政府的掌控中,目前兩岸情勢相對穩定。
邱太三重申,總統蔡英文上任後,依循總統所揭示,維持不冒進、不挑釁的兩岸政策,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總統在今年的國慶演說中,也明確表達,維持臺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責任,持續站穩「四個堅持」、強化「四大韌性」,要讓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更要給世界一個更好的臺灣。蔡總統6年多來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兩岸關係,秉持不挑釁、堅定立場不退縮,不升溫軍事對抗;但也不接受任何「解決臺灣、侵犯主權」的所謂政治方略或框架制度安排。政府也與民主同盟及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穩健應對情勢發展。
兩岸溝通機制受到關注 邱太三揭三個層次
不過,兩岸官方的溝通問題近期備受關注,追本溯源,從1987年7月15日,政府宣告解除「戒嚴令」,11月2日,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也開放了兩岸的交流,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兩岸開始有了基本處理問題的機制和模式,雙方簽署生效21項協議。邱太三進一步提及,兩岸在溝通處理問題的機制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訊息的交換或提供,邱太三舉例,兩岸都有互設銀行的分行,臺灣的由金管會對中國大陸在臺灣的分行做監管,資料再送到對岸,反之亦然;農產品檢疫檢驗也一樣,臺灣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如果對方檢驗出問題,會把結果傳送回來,作改進或調整;同樣的,當對方把農產品進口到臺灣有問題,相關單位一樣會通知對岸,例如茶葉農藥殘留太高,這是兩岸互動的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個案處理,例如臺灣有殺人犯到對岸躲藏,臺灣相關機構會將犯人的資料提供給對岸的公安部門,當他們抓到人了,也會回報例如在哪架班機上,讓臺灣司法單位自行處理,因此幕後的協調和溝通很重要。同樣的作法也適用於對岸,例如去年高雄鹽埕區城中城大火,罹難者中有3人為陸配,臺灣針對疫情期間陸方親屬入境來臺及處理後續奔喪事宜,會同相關單位基於人道考量提供專案協助。
第三個層次則是政策方面,譬如自中國大陸進口的產品是否要擴大更多類別,其中牽涉產業利弊的評估,這時候須有政策考量,層次當然拉得更高。
僑胞是國力的延伸 邱太三盼協助傳達政策聲音到世界各地
只是眼看中國大陸疫情持續升溫,儘管各地實施嚴格的封控管制,但在北京當局下令全面清零政策下,多地開始展開「全域靜默管理」,之前武漢江岸區、鄭州航空港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等也啟動靜默管理。中國大陸的清零政策,不僅讓對岸人民在生活、經濟和社會的困擾,在中國大陸生活的臺胞也遭受波及,邱太三舉例,10月31日廣州市疫情反彈下,重要航空樞紐廣州白雲機場取消航班888班,取消率為69%,另疫情依舊嚴峻的烏魯木齊及鄭州等在內的機場航班取消率更接近100%。邱太三認為,這對未來兩岸的開放上面多少造成影響,他也提醒僑胞們,中國大陸的清零措施並未鬆綁,僑胞們面對現今的中國大陸環境以及疫情,都必須隨時關注其中的變化。
僑胞是臺灣國力的延伸,有助於厚植臺灣在國際舞臺的能量,由於國際上都很關注兩岸互動,因此邱太三期盼,僑胞能幫政府廣為宣傳,向僑居地的外國人士解說兩岸情勢及國內政策,也期許僑胞和僑居地政府維持良好關係,促進雙邊人民建立情誼。僑胞持續關注臺海情勢發展,在海外協助傳達政策聲音給所有國外的朋友,共同支持民主臺灣,讓臺灣人的聲音被國際社會聽見。
兩岸開放交流已35年 陸委會盼務實對話處理分歧、增進良性互動
陸委會作為掌管兩岸政策與大陸工作的決策規劃與執行機關,邱太三認為兩岸關係的本質是和平對等。他強調七十多年來,臺灣以堅強的韌性,提升為一個民主自信的國家,臺灣堅定維繫民主體制,捍衛主權及民主生活方式,也要堅定的告訴對岸不容侵犯。而兩岸今年的互動交流已屆滿35年,陸委會也向陸方提出了兩點呼籲。
第一、「干戈載戢、維護和平穩定」。和平的關鍵在於改變以武力處理問題的思維。北京應打消加深雙方鴻溝、升高區域緊張的軍事威嚇;兵戎相見絕非兩岸選項,更非人民之福。呼籲不設前提的建設性對話處理分歧,承擔起維護臺海和平的共同責任。
第二、「有序健康交流,增進雙方理解」。雙方應在此基礎上,抱持以民為本的理念,務實處理人民往來權益問題。臺灣已經逐步放寬交流限制,期盼中國大陸能順應國際趨勢、逐步調整管制,讓兩岸恢復健康有序交流,創造良性互動空間。
※完整直播內容-《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陸委會邱太三主委_當前臺海情勢與我國大陸政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TJzwr4G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