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西拉雅族人釋憲成功 有望修法取得原民身分

客家電視台/黃小琪 花蓮富里 2022.11.15 12:20
臺灣原住民族將要多增加一族,日前西拉雅族人申請釋憲成功,未來有望修法,列入臺灣法定原住民的一支,花蓮縣富里鄉的東里村,有一座「大庄公廨」,珍貴的是,這是東臺灣還保有傳統祭儀的西拉雅族公廨,其中一大特別之處在於,祭祀活動中可見到許多客家元素,這一系列「原來有客家」專題報導,首先我們一起跟隨駐地記者黃小琪的腳步,前往花蓮一探客家與原住民文化共存共好,精彩的面貌。 鞭炮聲中開始舞獅表演,這是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為每年特有的平埔族開向祭典,新增加的娛慶項目。 「國小六年級,六年級然後國中一年級,都是東里大庄的孩子啦!」 打鼓小朋友:「其實這樣打起來也不會緊張,一直這樣練,一直這樣練,慢慢練起來的時候,就不會緊張了。」 這座「大庄公廨」是臺灣平埔族中的西拉雅族,在東部唯一一座,保有祭祀活動的聚會場所,東里村舊名大庄,當地人又自稱為大滿族人,同屬平埔原住民,每年農曆9月15日當地,都會舉行「開向」祭典,就像漢人的過年一樣。 花蓮縣富里鄉大庄公廨協會理事長 潘資洲:「有開向就有禁向,禁向就是有一些禁止的意思,就是每年(農曆)的3月15之後,因為我們要種田,不能打獵,不能結婚,不能修房子,收成完了,那個生活型態可以改變了,所以我們也舉行一個儀式告訴族人說,從今天開始因為已經收成了,大家可以輕鬆一點了。」 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村民 劉煥連:「東里(村)的舊名就叫做大庄,苗栗南庄那裡過來的,我阿公那時(遷移)的,(你住在這裡多久了),我也是這裡出生的人,差不多也有70多年了。」 在東里村另一個平埔據點,一群人正忙著煮點心,內容從鹹湯圓、粢粑到炸菜都有,平埔族大滿人的慶典,卻出現客家人的手藝。 參與民眾:「(準備這是什麼東西),這有那種南瓜,那種紅蘿蔔、芋頭,還有芋頭(這樣啊)。」 參與民眾:「這是粢粑,我們客家人的粢粑,這是我們傳統的做夜祭,就會有做這個粢粑仔。」 東里村現有人口不到1千人,客家人大約占2到3成,主要是來自桃竹苗客庄的島內二次移民,加上最早從臺南、屏東,遷徙而來的平埔族人,以及其他臺灣原住民,共同生活在這個聚落裡,彼此的族群文化相互影響,並且融入到生活之中。 花蓮文史工作者 廖高仁:「西拉雅人先來,客家人來到大庄是後來才來到的,因為我們客家人相信神明,不分人、不分人種,它是神明就拜,因為客家人拜石頭,拜大樹 拜月光 拜日頭。」 富里鄉東里村村民:「(妳每年都會來嗎?),是啊!我每年都會來這裡,我們這裡,(來幫忙)對啊!因為我們這是我們這邊我們是會員。」 花蓮縣西拉雅協會理事長 賴政雄:「有,有的是客家人的,他們也是屬於都是平埔族裡面的里幹事,平埔族這邊我們東部人數不多,不多,就是也要加一點本村莊的人,大家共同祭拜這個阿立祖。」 對在地的民眾來說,看見聚落裡仍保有族群傳統文化和活動,再透過活動,把下一代召喚回來是必要的。 富里鄉民眾 蕭文龍:「會覺得鄉下,其實它人口已經在慢慢在外流,其實這種傳承文化來講,是對於當地人或是有的對外縣市的青年,它是會加深對地方的感覺。」 多年來西拉雅族人推動正名運動,如今有了修法曙光,這也是富里大庄公廨,在2013年被富里鄉公所列為鄉定原住民後的新契機,而地方上的平客共融與文化激盪,更是臺灣多元文化的重要象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